版次:002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17日
座椅通风,收费;方向盘加热,收费;后轮转向角度扩大,收费;远程控制车辆,收费……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了它,不过部分车主发现,自家爱车的很多功能必须通过“订阅”模式才能启用,此外还有新老车主在功能使用上被区别对待的情况。
“你买的车,怎么用你还不能自己做主。”方小姐去年购买了一款Smart精灵,说起“订阅”,她忍不住吐槽,“座椅加热在冬天或者在一些特殊时间里,对女性是挺友好的,我也一直以为买的车里就有这功能,后来才发现要另外付费才能使用。”
除了座椅加热,座椅通风、方向盘加热等也都要收费,按包月、包年、永久三个“段位”,收费从100多元到1000多元不等。方小姐说,最后自己只能花1299元购买了前排座椅加热永久使用功能。“明明买了车,并且和油车选配不同,新能源车的这些功能是生产时就加在里面的,为什么还要被二次收费?”
无独有偶,小鹏的车主李先生也有“收费疑惑”。李先生是去年购买的小鹏P5,现在想使用“高阶版”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另外花钱买XPILOT3.5。“这个软件标价要45000元,我提新车时,说是可以享受半价购买,如果当时不买,想要再订阅,就要全价了。”不过李先生了解到,现在购买新车,这个软件是免费赠送的,这让他觉得很难接受。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通过“付费”解锁技能的情况,在新能源车品牌上很常见。特斯拉作为“订阅鼻祖”,多年前就推出“预埋硬件+付费解锁软件”的模式,其Auto Pilot硬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付费32000元或64000元开启;比亚迪推出过188元的仪表盘主题包;沃尔沃开通699元一年的数字服务包后,可以享受远程解锁控温、高德地图等服务;宝马的远程温控功能也是订阅服务,需要车主付费购买……
对于这种怎么看都像“当冤大头”的事,车主的态度多数保持一致。多数网友认为,既然已经为购买硬件出了钱,那么怎么使用是车主的事,而不是由车商做主。如果没有什么技术更新,仅仅只是把功能的开关卡住,以此来收费的就是“耍流氓”。
从法律上说,这样的收费合不合理?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梅宇律师表示,是否属于“二次收费”比较难以判断,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对各方权益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将功能写到合同里。若此后车企再将包含在购车款内的功能作为付费功能,就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