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树精

王光兴热衷擦边套路屡教不改

版次:003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17日

椰树集团微博

日前,椰树集团又开始“作妖”,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招正副总经理学员,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年薪分别为16.8万元、25.5万元、33.6万元。毕业后包工作,升任集团副总后年薪108万元,有贡献奖励600万元海景房、奖励1000万元别墅、奖励分红股权。

招聘一出,立即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就此在微博建了一个话题,吸引119家媒体讨论,网友的阅读次数超过2亿。

“椰树在前两年发布过几乎一模一样的招聘,就连年薪108万元都一样。”有网友揣测,对椰树来说,或许招人是次要的,不花钱就做个广告上热搜,才最重要。

高薪招聘引热议

年薪108万元,奖励600万元海景房,奖励1000万元别墅……对于椰树集团这次上热搜,大家还是非常佩服的。无论是网友还是媒体,都对椰树集团这张似乎要用一辈子的美工图,表示了友好态度:“招不招聘的先不说,熟悉的广告又回来了。”“依然是熟悉的街边电线杆广告画风。”“阿椰,你可千万别换包装啊,别换。”

有些相中了这份工作的网友,便开始热问:是不是只招应届毕业生?工作地点是不是只有海南?会计专业去年毕业的可以吗……

有些网友则站出来泼冷水:28岁以下的博士有几个?年薪是挺高,考核条件呢?怎么才算达到标准?有媒体甚至关注到招聘限制员工28岁,是不是违反劳动法。

不怪网友心眼多,椰树集团这张如同电线杆上“重金求子”的广告,实在是说得太含糊。眼尖的网友发现,招聘图片中,用小字写着“年薪兑现按企业考核方案为准”。

椰树集团的回应,也证实了这一点。有媒体报道称,该集团韩女士表示,录取后会安排相应的住房和代步工具,不过肯定有考核标准,不是每个人、每个月能固定拿到那么多钱,“我们招50个,也要看有没有这么多人能符合要求,实际上每期都招不到这么多人。”换句话说,我给的钱是多,但达到要求的可不多。而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解释权则归集团所有。

这样的招聘的确椰树集团能干出来的。2021年,椰树集团就在招正副总经理,放出话来:入学就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结果被相关部门约谈了,且因“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被罚款40万元。但到了2022年,同样的招聘又被放了出来,只是删掉了“肯定有美女帅哥追”字眼。

这让人不禁怀疑,椰树集团年年招正副总经理,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的业务,需要去开拓?而之所以沿用老配方,一张美工图用一辈子,是因为它好使。

据椰树集团2022年初发的一则喜报,其2021年销量实现了逆势增长,比2020年增长了16.82%。而其中的一部分要归功于2021年那则招聘启事,大胆的用词虽引起了风波,还被罚了钱,但引发网友关注,让“椰树”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销量大涨。40万元的罚款能达到这样的广告效果,自然是一门好生意,当然值得继承。

擦边营销屡出圈

椰树集团在营销上的功力,一直都挺强。而这,则要归功于公司的老董事长王光兴。

王光兴,出生于1940年,因家境贫困,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工作,做过美工、文书,或许这也成了他后来亲自操刀设计公司产品外包装的自信来源。

此外,王光兴还颇有救火队队长的潜质,先后挽救过两家公司。所以,当海口罐头厂(椰树集团的前身)濒临破产之时,被人当“救世主”请了过去。当时,海口罐头厂已连年亏损,换了4任厂长都不管用,而王光兴之所以能在3年内,带着公司逆风翻盘,靠的就是他的管理手腕和营销才能。

他一面将难管的工人开除,一面又重用人才,重奖重罚。椰树集团后来的拳头产品,天然椰汁就是重赏之下研发出的新品,王光兴给研发人员的奖金就有30万元,这在20世纪90年代可是一笔巨款。

光有产品还不够,还得卖出去。1991年,王光兴带着他的椰子汁,在人民大会堂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名声大噪。

王光兴的营销才能并不止于此,他开始在椰汁的外包装上做文章。起初,椰汁的包装走的是小清新路线,只是突出了“天然椰汁”,由专门的设计团队设计,还得过“中国专利优秀奖”。可这并不符合王光兴的审美。在他看来,广告营销最终追求的是销售力,要能让消费者最快速、方便地接收产品信息,所以做广告时,最好产品要有特写,配音要清晰,字幕要足够大。这种简单、粗暴、直接的风格在椰汁外包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椰树集团十分推崇“性感”,或许是因为主要消费对象是女性,它便在宣传上主打肤白、貌美、大胸,拍宣传片也是找几个大胸美女一边爬树或奔跑一边抖胸,不知道还以为是内衣广告。

椰树集团擦边营销的行为,也受到了相关部门多次处罚。不过,椰树集团数十年如一日的“骚操作”,居然成为一道独特记忆,也带来了不错的销量。

要实惠不要面子

椰树集团真正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擦边营销这么多年,始终没让人抓到致命的把柄。过往事迹证明,在玩文字游戏上,椰树集团很擅长。

比如,椰树集团一直想把椰汁的功效跟丰胸挂钩,但椰汁其实没有丰胸功效,但难免引人联想。再比如,这次的招聘启事已经连挂三年,三年都没被网友骂下来,也是因为人家真的在招聘,虽然里面的“水分”人云亦云。

根据椰树集团202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招聘启事的点击量达3.8亿人次,报名人数953人,其中博士生10人、硕士生292人、本科生651人,最终择优录取约20人。当然,录取了也不代表108万元的高薪就是你的。正如有网友所言:“业绩怎么样还不是人家说了算,完不成就是能力不足。”

但是,只要公司录取了人,哪怕只有一个,就不能说是“狼来了”。或许正是在这种小细节上格外注意措辞,椰树集团的这种夸大式宣传,才没有彻底翻跟斗,反而名气一年赛过一年,到如今已经自带热搜。

能靠着“擦边”,以小金额代价,刷出极高的存在感,不得不说,椰树集团在营销上确实有两把刷子。然而,一个民众心目中的好品牌,就像能名留青史的人,品学双优。显然,走各种擦边路线的椰树,还不具备“配享太庙”的资格。椰树集团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或许是人家并不在意。从王光兴的经历看,他是一个能顶住争议,要实惠不重面子的人。

刚到椰树集团的时候,他就用铁血手腕开除了不服管的几个人,又在制度上打破“铁工资”,将车间拆分为9个厂,自负盈亏。当时,不少员工用写信、堵截方式反抗,但王光兴压根不管。后来有团队研发出新品天然椰汁,王光兴兑现30万元奖金。那时多数员工工资都不到100元,有员工直接跟上面举报,王光兴的应对更霸道,将“30万元科技奖该不该发”的问题见诸报端,并大获全胜。

这种风格也延续到了后来王光兴对椰树椰汁的包装上,他曾直言“我们创作的椰树椰汁一系列广告都属于直白告知性”。

或许对王光兴来说,低俗、土味的争议,他并不在乎,网友骂得起劲儿才好,有争议就有关注,有关注就有流量,有流量就能挣钱,而挣到钱,才是他最在乎的。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把希望寄托在侥幸上,谁能保证就能永远不烧身呢?王光兴曾定下的目标是,2020年前完成100亿元产值,但据公开消息,椰树集团至少7年的产值卡在40亿元左右。据新浪网

纵深

椰树需要新“解药”

近年来,凭借“土味”“低俗”和“擦边营销”,椰树集团屡屡登上热搜,在享受到流量红利的同时也多次被相关部门处罚,并引起人民日报、央视网等媒体点评,直指“椰树无底线”“低俗广告界的‘老油条’”等。

尽管被多方诟病,但尝到甜头的椰树集团却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陷入了一边被批评处罚,一边“屡教不改”的循环中,甚至把因广告风波带来的品牌曝光写进了集团喜报。

“椰树集团的营销模式还是以吸流量、吸眼球为主。”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椰树近几年已经显现出创新不足、渠道投入不够的劣势,越来越露骨的广告只能博得一时眼球,并不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在产品方面,多年以来椰树集团以椰树牌椰汁为主打产品。根据椰树集团官网信息,目前集团的产品包括椰汁、水、茶饮料、果汁等。但对于消费者而言,除椰汁外,对椰树的其它产品认知普遍较低。目前所有植物蛋白饮料的渠道已经重叠。在北方,品牌多依靠节日庆典促消费,在南方,则依靠于餐饮渠道。但随着这些主要渠道的消费能力接近天花板,头部企业的发展也就陷入了瓶颈期。

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表示,简单粗暴的营销方式,能够让椰树的存在感迅速增强,这和娱乐明星用绯闻上头条来刷存在感的逻辑雷同。“由于缺乏产品创新和迭代,又想在越来越多的同类产品特别是新式茶饮中获得一席之地,椰树也就唯有出此下策了。”

据36氪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