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竞赛 马上发财

多地争相举办马拉松赛,打造“奔跑的城市会客厅”

版次:012    作者:来源:    2023年03月17日

近日,重庆、无锡、扬州、苏州、上海等多地相继公布当地马拉松赛事日程,争相打造“奔跑的城市会客厅”。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热不断升温,产业规模也在持续增长。中国田径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马拉松相关赛事仅39场,2019年赛事数量已达1828场,增长约46倍。根据《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截至2020年,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马拉松不断升温

近日多地官宣当地马拉松赛事日程,争相打造“奔跑的城市会客厅”。

扬州宣布将于4月16日举行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这项停办三年的赛事即将回归。

无锡宣布2023COLMO无锡马拉松将于3月19日开跑,本次是无锡马拉松史上规格最高的一届赛事,吸引了三万余人参赛。

石家庄官宣2023石家庄马拉松赛将于4月2日鸣枪开跑。厦门马拉松赛组委会宣布,延期举行的2023建发厦门马拉松赛也将在4月2日开跑。其中,石家庄方面表示,将持续谋划举办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文化活动,争取引进大型体育赛事落户石家庄,全力打造运动之城、体育强市。

此外,浙江、上海等地也在近期宣布了今年马拉松赛事日程。其中,2023年上海体育赛事计划中包含十余项马拉松相关赛事,备受瞩目的2023上海马拉松将于今年11月26日举办。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热不断升温,马拉松产业规模也在迅速增长。中国田径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马拉松相关赛事仅39场,2019年赛事数量已达1828场,增长约46倍。据有关统计,全国337个城市(333个地级行政区和4个直辖市)中,共计300个城市在2019年举办过规模赛事,占比达89.02%。

“吸金”能力在增强

马拉松比赛到底有多“吸金”?

以上海马拉松为例,2019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28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达11.45亿元,税收收入6794.09万元。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上海马拉松依旧带来4943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相关产业拉动效应达1.4亿元。

同时,马拉松热也带动了相关体育产业投资热。我国目前约有47万家体育赛事相关企业。近五年来,体育赛事相关企业年注册增速稳定在30%至40%,年注册量从2018年的4万家增长到2022年的11万家。

整体来看,体育赛事相关企业得到资本市场一定的认可,超800家相关企业获得过融资,其中40%的融资轮次为天使轮及A轮。

《2021年厦门市体育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厦马自开始举办以来,参赛人数已超72万人次,全马完赛选手超22万人次,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累积达44.9亿元。

据了解,特步是厦门、成都、重庆等大型赛事的合作伙伴,并签约很多路跑运动员,在一二线城市设有线下的跑步俱乐部门店。2022年9月,特步宣布将以“世界级中国跑鞋”全新品牌战略定位面向全球市场。未来10年,公司将投入50亿元助力中国路跑事业,包括产品研发创新、赛事及运动员支持等。

逐步迈向市场化

举办马拉松赛事是一项烦琐的事情。“一场马拉松赛事,从筹备到报名,需要100天。一次协调会,可能需要对接的相关部门有几十家。”汇跑体育总经理李长征表示。

不同于室内体育运动,马拉松赛事场地开放,线路较长,参与人数规模大,所以需要地方城市的通力配合。同时,在赛事的具体运营过程中,当地政府还会给予很大的财力支持。

通常情况下,马拉松赛事运营方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报名费、品牌合作即赞助商,还有政府补贴。

“对于举办地而言,提升城市知名度、利于招商引资是其根本诉求。所以,政府会给予很大的支持,并提供很多保姆式服务。我国的马拉松赛事中,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知名赛事IP,可以做到纯市场化运作,更多的还是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尤其是到了二线城市以下,政府支持力度更大,主要是招商困难。”体坛龙腾公司总经理张路平说。

“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报名费在100~200元之间,运营方仅通过报名费很难覆盖运营成本。如果招商不畅,地方政府的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大部分中小赛事运营者而言都是亏钱的。”成都安东湖马拉松运营负责人谭中微说。

最为知名的北京马拉松由中奥路跑独家运营,后者是中国田径协会和中体产业集团共同成立的专业化体育赛事运营管理及咨询公司。除此之外,广州马拉松、南京马拉松、淮安马拉松等也在其运营范围内。另外,上海国资委实控的兰生会展,旗下分公司运营着上海马拉松等多项赛事。深圳马拉松由智美体育运营多年后,在今年变更为深圳体育产业集团。智美、万达体育等企业也是马拉松赛事运营的主要参与者。

据上海证券报、中国经营报

相关

重马19日开跑

3月19日7点30分,2023重庆马拉松将在南岸区海棠烟雨公园鸣枪起跑,3万名跑友将站上这一久违的赛道,尽情享受这场国际金标、中国金牌的双金赛事和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赛事的魅力。

今年重庆马拉松,设有全马(42.195公里)、迷你跑(5公里)两个项目,参赛规模各1.5万人。此次重庆马拉松亮点纷呈——

组织更专业。今年赛事组织将严格按照国际田联、中国田协相关标准,确保专业水准。中国田径协会将委派多名国家级裁判对竞赛组织、保障进行指导监督。

服务更完善。赛事首次面向赛道沿线属地社区招募志愿者,吸引南岸区、巴南区9个街镇、101个社区的1500余人报名重马志愿者,占志愿者总人数33%以上。

气氛更热烈。2023重马特色加油站规模、数量、形式、品质为历届之最,以音乐演唱、击鼓呐喊、健身操表演为主,共设置加油站40个,赛道后30公里达到每公里一个音乐加油站。

配套更智慧。2023年重马的竞赛组织、医疗保障、物资领取、电视直播等多环节,广泛使用人工智能。

据重庆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