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找工作 不看工资看什么

版次:006    作者:来源:    2023年04月07日

前段时间,关于“年轻人找工作不要只看钱”的话题登上热搜,引起广大网友讨论。近日,著名经济学家、立法专家朱少平在接受采访时回应:“年轻人不看报酬看什么?这个东西无可指责。如果有人指责年轻人看着报酬工作,那他至少是无知。”

此言一出,不少网友称赞他才是真正接地气的专家。他还说:每个人都追求收入高一点,但是你要获得更高的收入,必须提高知识和技能。社会应该创造更好的条件,年轻人只要不是好高骛远,我们都应该支持。这让不少年轻人“心里一热”,直言“这些话简直是专家建议中的一股清流。”

坦白讲,像“如果没有工资,连生存都生存不了,我还能干吗呢?”这样的言论,并没有包含深奥的经济学知识。付出的劳动应该得到相等的报酬,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用人单位能否给年轻人提供合理的劳动薪酬,也体现着一个社会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程度。用“找工作别太看重工资”这样高高在上的言论指责年轻人,拿理想和情怀作为逃避问题的借口,实在让人反感。反观朱少平的出圈表达,他并没有站在“全知全能”的视角对年轻人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立足社会现实,从年轻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自然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年轻人是发展的主力军,舆论关注年轻群体,本来是一件好事。年轻人大多刚刚从“象牙塔”走出,在社会上打拼的过程中,会面临就业、婚育、养老等一系列难题,像朱少平这样的“良心专家”,他们一方面可以起到引领舆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年轻人普及知识、提供人生建议。比如,有的专家在网络上用幽默的语言讲解法律知识,为年轻人分析法律案例;还有的专家化身“职业规划大师”,为年轻人就业提供建议,帮助他们进行人生规划。这样的专家往往能得到年轻人的尊重,公众也期盼更多“良心专家”的出现。

年轻人“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不是让专家默不作声,而是希望专家能多从年轻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一些共情,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哗众取宠。年轻人需要专家的建议,专家也需要对年轻人以“共情”相待,这样的“双向奔赴”才是有意义的。 据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