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速”合适 “跑马”方可赋能

版次:006    作者:来源:    2023年04月21日

城市里熟悉的味道回来了。这里不仅有逐渐升腾的“烟火气”,还有日益浓厚的“跑马热”。仅4月16日这一天,包括南京江岛半程马拉松、盐城马拉松、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上海半程马拉松、北京半程马拉松等在内,全国有18场A类马拉松赛事鸣枪起跑。有网友戏称:跑者不够用了!

且不说跑者置备的“一身行头”需要一大笔开销,单是马拉松赛事就可以直接拉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消费需求。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辐射范围越来越广。马拉松能够“一马当先”,离不开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支持。一场马拉松,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一座城市,是提升城市影响力的最生动名片。

需要提醒的是,“热潮”涌动之下,参与各方还应尽量“淡定”一些。参赛者跑步的热情,各地聚拢人气的考虑,完全可以理解,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无论参与者还是组织者,“安全第一”都绝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如果只是盲目“跟风”,而不考虑“自己有几斤几两”,那就是对自己、对赛事的不负责任。应当看到,之前有过不少惨痛的教训。要想不出现“拍大腿后悔”,就得少点“拍脑袋决策”,因为任何人都无法“拍屁股走人”。举办马拉松,不应为了办赛而办赛,最重要的还是满足人们对强健身体的向往。这一理念,无论何时都不能丢。

马拉松不应只求“快”,掌握合适“配速”,城市才能尽情燃烧“卡路里”。

据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