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与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倒挂”

套利机会来了? 想多了

版次:009    作者:来源:    2023年05月19日

自去年来,市场基准利率随着政策利率不断下调,目前银行端的贷款利率最低已到“3”开头。而近期部分理财产品收益达到了“4”开头,出现贷款最优惠利率与同期理财收益率“倒挂”或接近“倒挂”的现象。

贷款利率与理财产品收益率之间出现的“倒挂”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不少人不禁发问:这一现象是否会导致资金空转,滋生套利空间?

部分银行贷款利率为“3”字头

记者走访北京和深圳的多家银行发现,目前这些地区部分银行的最优惠贷款利率已经低于4%,有银行贷款利率已经低至3.5%。

“我接触到经营贷最低的是3.9%。”邮储银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表示。

中国银行北京某支行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简单一点,不走(材料)审批的消费贷是3.96%,如果要利率低一些就需要递交材料走纸质单据审批,而且需要在500强企业工作,这样利率可以到3.75%”。

北京农商行某支行客户经理介绍,“针对北京市的小微企业,我们有一个小微企业贷,最高额度100万,利率在4%到6%之间;消费贷方面我行最低的无抵押信用贷款利率是3.69%”。

招商银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表示,“信用贷利率要根据每个人的征信等情况进行评定,最低3.5%~3.6%”。

“现在我们银行消费贷利率最低有3.65%。”交通银行深圳某支行员工表示。该行的个人消费贷利率已和一年期LPR持平。

而当记者走访中国银行深圳某支行时,发现其消费贷利率更低。“我们消费贷优质企业员工,给的利率是3.5%左右,最高额度30万,还挺受欢迎。”工作人员表示。

“我们行消费贷利率最低3.85%。”华夏银行深圳某支行员工表示,最终审批多少利率要综合判断。深圳农商行工作人员表示,该行针对公务员、上市公司的员工,利率可以到百分之四点多。

此外,深圳部分股份行的抵押经营贷利率最低年化达到了3.25%。

各项银行贷款利率下行的背后,是市场基准利率的下行。从行业角度来看,2022年,我国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今年年初,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

部分固收类银行理财收益率已高于4%

与银行理财收益率相比,部分银行的贷款最低利率已明显低于固收类银行理财收益率。从走访来看,理财经理介绍的部分银行理财收益率已经高过4%。

从今年新发行银行理财产品来看,业绩比较基准平均在3.8%左右。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市场共新发了7197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742款,其中692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91%,环比上涨0.04个百分点。而全市场共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6505款,环比增加924款,在当季全市场新发理财产品中占比90.38%,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76%,环比下跌0.13个百分点。

而单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银行理财实际收益率已经高于4%。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末,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15240款,环比增加451款,占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的44.46%。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4.43%,环比上涨0.47个百分点。

不过当记者在调查中问及理财收益率时,工作人员更多强调的是银行理财的风险与不保本的特性。中国银行北京某网点客户经理表示,“理财全部是不保本金的,收益在4%左右浮动,但最后2%也有可能,无法保证。”

“三个月年化在2%~3%,六个月以上年化在3%左右,每日可赎的年化在2%左右,一年以上3%~4%”。招商银行北京某分行工作人员同时强调,“所有理财均不保本”。

“理财产品的话,一年的是3.8%~4.0%。”深圳农商行一工作人员表示,银行理财不承诺保本,“理财产品都这样。”

尽管理财收益率较高,但采访过程中,有工作人员表示整体而言,理财收益难以跑过贷款利率。“理财收益想跑赢贷款利率一般银行都做不到,毕竟银行主要利润来源是贷款,这就决定了贷款利率不可能过低。”邮储银行北京某支行工作人员表示。

“消费贷利率不至于低到可以买理财。”深圳农商行一贷款经理表示。

据悉,年初以来债市企稳回升,受此影响,近三个月固收类理财净值大幅回升。

明令禁止不得用贷款投资资管产品

对于能否用低息贷款来购买近期较高收益的银行理财,银行工作人员持否定态度。“我们不建议做这种,首先这种做法是不合规的,贷款资金是不可以进入投资理财的。其次理财有风险,会波动,到时候存在亏钱或收益不达预期的可能。”上述中国银行深圳某支行工作人员表示。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明确规定,“投资者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产品”。

在建行一贷款宣传界面上,记者看到上面明确写着该贷款“不得用于购买房产、股票、期货、基金、理财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等,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的其他用途。”

“消费贷本身是不能用于投资的,要用于装修等有真实用途的场景。”上述民生银行深圳某支行理财经理表示,“银行查资金流向,贷给你了,然后钱去哪里了,是会查的,不合规的话肯定是会收回的。投资本来就是要用闲置资金。”

北京农商行某支行客户经理明确表示,“贷款不可以用来买理财。”

如果违规将贷款利率买银行理财产品,会如何处理?

“在贷后排查时,会发现有部分客户将贷款资金用于投资理财产品。”某城商行法务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如果发现这种情况,会与客户进行沟通,将买理财的钱赎回,把钱用在正确的贷款用途上。

专家说法

不要去做套利尝试

贷款利率与理财产品收益率之间出现的“倒挂”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不少人不禁发问:这一现象是否会导致资金空转,滋生套利空间?

针对这一问题,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明确表示,虽然贷款利率与理财产品收益率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整体而言并不存在“倒挂”问题。

“当前,的确有少数贷款产品由于实行超低利率,利率接近甚至低于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一类是部分银行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另一类是部分城市的首套住房贷款。”董希淼表示,但从整体来看,这种发生在局部的“倒挂”较难引致资金空转套利。

从发放对象来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资金必须要用于生产经营所需。“并且,利率较低的小微企业贷款往往为1年以内的短期贷款,而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多为期限1年以上的中长期产品,套利在实际操作上较为困难。”董希淼表示。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不要去做这类的尝试。”冠苕咨询创始人、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利率倒挂套利空间微薄,收益很不稳定,且涉及违法违规,对投资者来说得不偿失。

一位法律专家对记者表示,若贷款过程合法,未提供虚假材料虚增资金信用骗取金融机构信任,亦未提供虚假抵押担保,借款后仅改变贷款用途,且贷款资金可以按约收回,属于违反贷款合同约定的行为,根据贷款合同等协议追究其违约责任和担保责任即可,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刑事犯罪。值得注意的是,若被发现贷款被挪用,银行会加收罚息。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对记者表示,银行的最优贷款利率小于新发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客观上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贷款客户套利的行为。

不过,杨海平认为,目前这种套利无需过度担忧。“我个人认为,无需对这种套利和资金空转行为过度担忧。”

杨海平指出,理由有三个方面。第一个原因,首先是银行有严格的用途管理,放款管理,以及贷后管理;第二个原因,就是贷款客户有自己的资金规划,不会轻易偏离主责主业,而且主管部门也对企业有一些约束;第三个原因,投资理财是有风险的。

杨海平表示,“现在所说的新发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最终能不能达到这个收益率,实际取决于很多方面,”他提示,投资理财是有风险的,相较于冒着风险去空转和套利,大多数企业会选择在主业上深耕。 据每日经济新闻、《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