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商用带动哪些产业起飞

版次:001    作者:来源:    2023年06月02日

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商业首飞。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意味着我国在民机领域迈入新里程,国产航电系统有望再发展。分析人士称,未来国产大飞机必定会提速扩产,其背后的产业链也将迎来大机遇。

商飞推升国产化热度

“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而市场需求正是C919瞄准的单通道喷气客机,国产大飞机市场规模的提升空间是比较大的。”中航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张超表示。

C919商业首飞,也将大飞机产业链热度推升起来,为中国航空制造业带来新机遇。研究机构认为,目前大飞机产业链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自主可控是未来产业链、供应链升级的主旋律。

根据前瞻研究院数据,拆分民用客机,机体、发动机、机电系统、航电系统及其他部分的价值量占比分别为36%、22%、13%、17%和12%。其中,机体部分价值量占比最大,且国产化率也最高。

“在当前的国产民机研制过程中,航空工业集团主要参与机械制造环节,如C919的雷达罩、机头、机身、机翼、垂尾等机体结构件的研制工作,占大型客机机体的90%以上。此外,航空工业集团也是民机机载系统研制生产的中流砥柱。”张超表示,随着小核心、大协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通过和大型央企配套,可间接参与到机体结构的制造中。

张超还认为,在国产化提升空间较大的领域,如高端加工、动力系统、机载系统等,通过吸收转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自主研发,也会诞生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公司。此外,在大飞机的带动下,航空材料也取得了突破,部分复合材料、高端铝合金领域实现了国产替代。

“可关注具备零部件技术优势的民营企业。C919当前的供应商集中于外企和国企,民营企业较少,参与形式也主要以同外资合作为主,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提升,必将培育出一批具有技术优势的优秀民企,助力我国高端制造业整体发展。”张超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C919零部件的国内供应商以航空航天、军工系统所属企业为主,包括中航光电、航天电器、中航重机等;民营企业包括三角防务、通达股份、爱乐达、迈信林等。其中,爱乐达已通过中国商飞直接供应商确认,通达股份、迈信林以与供应商合作等方式,参与到大飞机的零部件制造。

有望拉动万亿级市场

多家券商研报指出,C919大飞机进入商业飞行阶段,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开始向高端制造奋进,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孕育的万亿空间或逐渐打开。

“C919成功商业首航标志着国产大飞机民航商业运营正式‘起步’,将对整个大飞机产业链的设计、制造、培训、维修等环节形成强有力的带动效应。”中金公司研究部高端制造组首席分析师、董事总经理陈显帆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国内民航具有广阔市场,C919商业首航成功标志着国内正式打破波音、空客对大型客机市场的垄断,未来有望重塑民航市场格局。

此外,陈显帆认为,当前C919订单饱满,其实现商业化运营和市场化量产有望拉动国内航空工业产业链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产业链配套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年均市场空间679.1亿元,未来20年市场空间为1.36万亿元。”中泰证券研报曾在2022年7月的研报中指出,C919预计未来20年年均拉动超600亿元市场。围绕C919的下线商用及量产,大飞机产业链整体孕育万亿级空间。

一直以来,飞机制造被誉为“现代工业上的皇冠”。国产大飞机制造不仅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形成“大飞机效应”,也为我国工业制造能力的全面提升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据商飞官网介绍,C919采用主流客机制造国际通行的“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据统计,国内有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研制,包括宝钢在内的16家材料制造商和54家标准件制造商成为大型客机项目的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

据中信建投5月29日发布的研报显示,目前参与C919配套产品研发的企业共有200余家,部分企业直接参与航空标准件、接触器、二次电源以及航空锻造件等多个领域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铰链臂铸件、发动机钛合金机匣等配件产品已完全可以实现国产化替代,未来航空发动机、航电机电系统等产品也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C919整机国产价值占比将逐步提高。

关注供应链投资机会

多家投资机构建议,关注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投资机会,包括机体结构、锻造、新材料、航空发动机系统以及机载系统等领域公司。

“国产大飞机腾飞在即,建议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德邦证券5月28日发布的研报指出,目前国产大飞机在发动机、飞控系统等关键领域采用全球供应链,提升采购集成效率。国内供应商重点参与领域为机身结构件与部分系统设备,现阶段建议重点关注机身结构件与装配领域、零部件与设备等公司。后续建议关注国产化率提升领域,如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先进材料等公司。

信达证券5月29日发布的研报显示,C919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大飞机产业长期发展空间大。受益标的为机体结构产业链中:大部段包括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直股份、中航电测,零部件加工包括中航重机、爱乐达,钛合金包括西部超导、宝钛股份,碳纤维包括中航高科、光威复材、楚江新材。机载系统产业链中:系统供应商中航电子,元器件包括中航光电、航天电器,刹车盘/系统包括北摩高科、博云新材。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中:主机厂航发动力,核心配套包括航发控制、航发科技,高温合金包括抚顺特钢、钢研高纳等。

中泰证券2022年7月的研报介绍,随着机电、航电系统相关设备、零件的国产化,中国民航大飞机的制造体系将会在培育起来的国际国内市场中,真正走向成熟。

上述研报还指出,大飞机零部件方面,包括锻铸件、机加件、标准件、电子元器件等,产品附加值高,看好中航重机等细分领域龙头,享受国产客机放量拉动效果更为显著。原材料方面,关注原材料国产化、复合材料投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机构在研报中,都提到了国产发动机产业链的投资价值。“未来C919全产业链进口替代,为航空产业链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西南证券2022年12月发布的研报显示,C919全产业链进口替代进程,为航空产业链带来长期增长动力。

“产业链多环节受益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看好主机厂与上游原材料投资机会。”上述研报还指出,按照加工制造的流程拆分,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包括研发设计、原材料制备、零部件制造、分系统制造、整机装配和维修保障等环节,涉及高温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锻铸造件、电子系统、总装、维修等多个产业领域。我国目前已基本建立了完整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体系,随着“两机专项”的实施与“飞发分离”体系的落地建成,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将维持高景气度。综合澎湃新闻、财联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