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被判赔王老吉3.17亿元

兄弟反目 殃及凉茶

版次:005    2023年07月14日

近日,加多宝与广药集团就“王老吉”商标之间长达数年的纠纷,迎来新的剧情。7月10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最新一审判决结果认定,6家加多宝公司共同侵权,判决6家加多宝公司赔偿白云山控股股东广药集团3.17亿元,驳回广药集团其他诉讼请求。对此,加多宝表示将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白云山则表示,该判决不会对本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产生影响。

据悉,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结缘于1995年,双方曾有过一段长达10多年的“蜜月期”,后来“反目成仇”。除了此次的商标纠纷,双方还因在红罐包装、广告语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多次对簿公堂。有分析认为,多年“厮杀”,不仅使双方元气大伤,还拖累了整个凉茶赛道的发展。

1

加多宝被判赔3.17亿元

7月10日,加多宝在公司官网上刊出一则声明,向外界公布了其与广药集团持续数年商标纠纷案的最新进展。

该声明称,7月10日,加多宝收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商标权纠纷案的一审判决。该一审判决认定6家加多宝公司共同侵权,判决6家加多宝公司赔偿3.17亿元。

这6家加多宝公司分别为: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福建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武汉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

不过,加多宝方面认为,该一审判决与2019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定精神是不相符的,因此将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加多宝还强调,此次判决不会对加多宝产生任何影响。

同日,王老吉背后的母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了一则关于该判决的公告。在这封公告中,白云山表示,此次判决的结果不会对本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产生影响。

据悉,其实在此次判决结果出炉之前,加多宝与广药集团之间就曾因“王老吉”的商标纠纷上演过类似的剧情。2014年,广药集团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判令加多宝赔偿自2010年5月2日至2012年5月19日期间对广药集团“王老吉”商标造成的经济损失10亿元。

2015年1月,广药集团又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交了《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将加多宝应赔偿广药的经济损失由10亿元变更为了29.3亿元。

2018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结果为判处加多宝集团相关6家公司向广药集团赔偿相关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合计金额高达14.41亿元。

不过,当时加多宝对此回应称,“加多宝不服该一审判决,并立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一审判决不会生效。”加多宝方坚持认为,广药和加多宝双方在2010年5月2日至2012年5月19日期间,是合作关系,并依据协议履行义务享受权利,加多宝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侵权问题。

2019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认定广药集团提供的主要证据在“证据内容与证据形式上均存在重大缺陷,不能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依据”,于是撤销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并发回重审。

2020年1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再次立案受理本案,并于2020年、2022年两次公开开庭进行审理。一审判决结果正是前文所提到的加多宝6公司赔偿广药集团经济损失约3.17亿元,驳回广药集团其他诉讼请求。

2

昔日合作伙伴“反目成仇”

事实上,如今对簿公堂的王老吉与加多宝,昔日曾是合作多年、关系亲密无间的好伙伴。

据加多宝介绍,早在1995年,加多宝集团董事长陈鸿道便亲自设计了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的金属易拉罐装潢,并将其应用在凉茶创始人王泽邦后人独家传授配方、加多宝独立创造、独立生产、自主经营的红罐凉茶产品之上。

1997年,广药集团与加多宝的母公司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合同签署后,香港鸿道集团授权子公司加多宝集团在国内销售红罐王老吉。

2000年,双方又再次签订合同,将“王老吉”的商标租赁期限延长到了2010年。之后,香港鸿道集团又与广药集团签署两份补充协议,进一步将租赁期限延长到了2020年。

然而,双方最后签署的补充协议却暗藏蹊跷。据悉,前述协议达成的背后,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向广药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益民行贿300万港元。事情败露后,李益民于2015年9月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陈鸿道则在2015年10月取保候审时外逃,至今未归案。

基于前述事实,广药集团认为,“王老吉”商标是在行贿的背景下被“贱租”的,不认可补充协议的法律效力,于是将其与加多宝之间的商标纠纷正式搬到了台前。

2011年4月,广药集团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提出仲裁请求。2012年5月11日,仲裁裁决补充协议无效,加多宝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同年,加多宝向北京市一中院提出撤销该仲裁裁决,但遭到驳回。同年,加多宝出品的罐装凉茶开始正式启用“加多宝”品牌。

2014年,广药集团向广东省高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加多宝赔偿因侵犯广药集团“王老吉”注册商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双方自此展开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纠纷案。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就“王老吉”商标产生的纠纷外,广药集团和加多宝之间还就广告语以及红罐包装的归属权等内容展开过多轮争斗。比如,广药集团就曾以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怕上火,喝加多宝”“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等广告语涉嫌不正当竞争,多次将加多宝告上法庭。

不过,广药集团和加多宝之间就红罐凉茶包装装潢的纠纷,最终以“平手”的结果和平收场。2017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就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红罐凉茶包装装潢一案公开开庭宣判,终审裁决认定,红罐凉茶装潢由加多宝和广药集团共同享有使用,互不侵权,互不赔偿。

3

争斗拖累凉茶市场

尽管广药集团与加多宝之间就“王老吉”商标等相关的争夺仍在继续,但曾经火热的凉茶市场有所“降温”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1年,加多宝经营的红罐王老吉销售收入高达165亿元至200亿元,当时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甚至一度超过可口可乐,摘得罐装饮料市场第一饮品的荣誉。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期间,凉茶市场的增速分别为16.7%、15.9%、15.1%、15%、9.7%和9.1%,增速从两位数不断下滑至个位数。2018年,凉茶市场的规模甚至出现了缩减,同比下降18%至470亿元。另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茶饮料报告》显示,2020年,亚洲即饮凉茶市场份额下降27.1%。

凉茶市场整体下行,“业内龙头”王老吉的日子自然不好过。据了解,身为上市公司的白云山,主要业务包括医药制造业务、大健康板块、医药流通业务以及大医疗板块。其中,大健康板块主要涵盖饮料、食品、保健品等产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王老吉凉茶正是该板块的主要产品。

据白云山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大健康板块帮助公司取得104.73亿元的收入,但与上年同期相比该板块的收入却出现3.48%的下滑。与此同时,白云山大健康板块的毛利率指标,表现同样不是特别乐观。财报显示,去年白云山大健康板块的毛利率为43.52%,与上年相比下滑3.82个百分点。

与广药集团有过多年缠斗经历的加多宝,发展同样也不顺利。加多宝总裁李春林曾在2018年立下“二次创业、开源节流、整合优势资源、三年内实现公司成功上市”的雄心壮志,但三年之约到期后,加多宝并未如约登陆资本市场。

2021年,市场上又有加多宝拟赴港IPO的消息传出,但后续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换言之,加多宝的上市之梦至今仍未实现。

而据达利食品2021年的财报显示,处于行业相对靠后位置的和其正凉茶,2021年共录得16.68亿元的营收,同比减少2.3%。

快消行业新零售专家鲍跃忠认为,王老吉和加多宝持续多年的商标纠纷,消耗了双方大量的精力、资金和资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凉茶产品多年来在口味、包装、营销等方面的“原地踏步”。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有类似看法。在他看来,王老吉与加多宝是国内凉茶赛道的两个巨头,两者之间的纷争不仅仅是对品牌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无谓内耗,更是影响了凉茶从国内走向世界的壮大之路。随着整个凉茶赛道的增长陷入瓶颈,王老吉与加多宝更应该思考的是品牌如何从“竞争”转为“竞合”,从而推动凉茶市场做大做强。

据钛媒体App、雷达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