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线下消费新场景?
版次:006 2023年12月29日
顾客在展厅内挑选宠物用品
北京国际宠物用品展上拍摄的宠物服饰展位
顾客在咨询宠物用品
近两年围绕宠物的衣食住行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宠物经济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当宠物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铲屎官”开始注意到宠物自身的社交需求,甚至为此像养孩子一样,不仅会带宠物出门散步,还参与专门为宠物组织的社交活动,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消费新场景。
1
宠物聚会活动丰富
年轻人参与热情高
“铲屎官”逐渐成为90后青年的标配身份,某公司调研数据显示,90后群体养宠人数目前已超5成。尽管理性消费已成为消费市场显而易见的大趋势,但在宠物身上“铲屎官”的消费意愿并未减退。京东宠物战报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宠物主食的成交额同比增长128%,植物猫砂的成交额同比增长550%,养宠智能用品方面销售额也实现了109%的同比增长。
宠物主对宠物的社交需求也越来越重视。仅过去两周,上海本地就有近20场线下宠物活动同时进行。具体活动形式包括携宠观影、人猫共宅空间、田园串串线下聚会、带崽户外划水等一系列人宠户外社交活动。同时,以宠物为主题的派对交流、宠物茶话会,也正在成为养宠圈的一种新潮流。
记者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发现,目前大多数宠物聚会都以狗狗为主,活动时长一般在一天以内。活动中通常会设置有宠物竞赛、时装秀、音乐会、拍照、爱宠课堂等环节。考虑到冬季的气候因素,一些活动组织方也会选择类似围炉煮茶的形式在室内举行活动。单从活动的丰富程度而言,“宠物社交”丝毫不逊于一场年轻人的聚会。
除了由商家组织的主题活动外,宠物社群等社会组织也常常会策划宠物聚会活动。“狗狗go萌宠社区”的主理人鱼丸告诉记者,城市宠物聚会以露营、徒步、溯溪为主的户外活动都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记者在对比活动收费标准时发现,不管是城市宠物聚会还是户外活动,大多数宠物聚会都可以免费参与。即便是收费活动价格也不会特别高,一般在50元-300元之间,符合年轻人可接受的社交成本范围。
作为组织者,鱼丸透露,宠物聚会的收费标准与活动场地以及现场需要准备的物料有关。例如使用商家的场地时就会产生场地费,如果现场需要准备餐食以及装置物料,也会增加一部分活动成本,收费也会更多。“不过活动是否收费也会看有没有赞助,一般有商家赞助的活动我们都会免费。”
2
宠物主拓展社交圈
但存在一些鄙视链
“我们是一群热爱宠物的人,也愿意结识同样爱宠物的朋友。”这是线下宠物社交派对常用的宣传语。而当宠物在线下聚会中感受快乐的同时,原本独居的“铲屎官”也通过活动结识了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新的社交关系。
网友九月是一位“铲屎官”,同时也是一名摄影师。从小红书了解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有宠物线下派对后,他抱着到现场抓拍宠物照片的想法参加了活动。“我参加的活动大多是商场和宠物组织共同举办的,这种以宠物为主的活动会避免很多尴尬。游戏内容也相当有趣,除了常见的障碍赛,还有抱着狗子玩的123木头人或是手工类的体验游戏。”
虽然参加宠物聚会的门槛比较低,但为了让自家的宠物适应这类集体活动,并且能够参与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一些宠物主还会将宠物送到专门的“宠物学校”进行训练。据了解,宠物训练课程科目繁多,一般包括蹲下、握手等基本口令类训练,也有针对专业比赛项目需要宠物主与宠物一起进行的训练课程。而不同训练机构的收费标准也不统一,价格从三四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尽管“铲屎官”对宠物聚会充满了热情,但活动组织者们的收益非常有限。宠物聚会活动策划师鱼鱼告诉记者,筹划一场宠物活动需要规划好活动时间、寻找活动场地,还要联系活动主持和现场摄影,而真正的收费项目就只有活动道具和餐费。“基本是只能做到盈亏平衡的一个状态,甚至有时候辛辛苦苦两周,最后只赚了100块钱。”
其实活动组织者需要面临的问题远远不只看到的这些,宠物的安全问题也不可小觑。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发帖称自家宠物在户外活动中“跑丢了”“不知道吃到什么中毒了”“染上寄生虫了”,这些突发情况都让主人和活动组织方感到困扰。
此外,据鱼鱼透露,宠物主之间还存在品种等不少歧视的问题。“参加活动的狗狗,有些是名贵的品种狗,有一些是田园狗。一些养品种狗的主人,可能就不让自己家的狗和田园狗玩耍。”鱼鱼表示,虽然宠物社交看起来很美好,但在其中也存在一些鄙视链。
3
宠物需求“拟人化”
催生多个新兴职业
当下,宠物正成为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宠之间的情感依赖越发明显,因此也使得宠物市场迎来蓬勃发展。
《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趋势洞察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家庭户数规模近1亿户,渗透率20%,渗透率虽仅为欧美市场的1/3,但宠主实体消费水平已与其他国家水平相当。宠物行业多渠道消费越发普遍,71%的宠主更习惯在线上消费,37%的宠主选择在线下消费。
在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带动下,除基础的吃穿用度之外,宠物的社交需求、情感需求、娱乐需求也被持续挖掘,并催生出多个新兴职业。美团研究院发布的新职业人群报告显示,宠物行业衍生出的新兴职业包括遛狗员、宠物训导员、宠物摄影师等。此外,宠物减肥师、职业宠托师、宠物中医治疗等也陆续引发市场关注。
不难看出,宠物需求“拟人化”或许是宠物市场接下来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如何抓住这一风口,则是当前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记者在与宠物聚会策划创业者的交流中发现,当下仅仅通过这一单一业务是很难养活团队的,一来整体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服务人群在养宠人群中仍属小众,二来这类活动不适于人宠数量过多,否则会面临体验感下降、安全隐患增多的情况。
因此,宠物聚会策划创业者通常需要主副业并行,一边用“保本赚吆喝”的方式运营活动策划项目,以扩大自身影响力,掌握更多资源;另一边则通过售卖宠粮、烘焙制品、服装等产品实现快速变现。
综合澎湃新闻、锌刻度、金融投资报等
纵 深
宠物经济不断升级
掘金者如何抓风口?
随着养宠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养宠人群呈现出的高学历、高收入、强消费意愿的群体特征下,宠物社交的场景也不局限于小范围圈层的聚会活动。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和主题门店,也纷纷打出“宠物友好”概念,为宠物主提供线下场景,以此吸引优质客群。
据记者观察,户外商业街对于宠物入场的要求并不高,通常只需要系好牵引绳就能随意进入。室内的商场则要求给宠物佩戴牵引绳,且仅限中小型犬只。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宠物友好型商场还会提供一次性宠物用品,包括宠物尿不湿、拾便袋、泪痕棉签、应急零食等,同时提供宠物推车、智能定位器租赁。在一些更为强调“宠物友好”定位的知名商场,宠物卫生间、宠物友好电梯、休息专区等硬件设施更是必不可少。
不仅只有商场将目标瞄准宠物友好,各路咖啡、茶餐饮、潮牌店都热衷打造宠物友好主题店。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品牌认识到将宠物友好植入经营策略中,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Manner咖啡利用跨界联名的方式推出宠物门店专区和周边设计、SeeSaw咖啡以猫狗担任门童吸引消费者、太二酸菜鱼可以用对暗号的方式兑换猫粮……
不论“宠物友好”是否只是基于商业化考量而提出竞争策略,商家给予宠物的包容性体现了对消费者的尊重。尤其是考虑到养宠行为背后的情绪价值,通过搞定宠物来吸引宠物主,已经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养宠群体对门店的偏好度。
从宠物聚会到“宠物友好型”商场的打造,“宠物友好”的流行背后,是养宠人群因为宠物“标签”而不断呈现出的商业价值。随着宠物经济的不断升级,“宠物友好型”商业的持续升温已是大势所趋,更多围绕宠物打造的消费产品和服务项目,正在向“铲屎官”走来。
宠物用品与生活高端化、创新化已是明显趋势,未来掘金的人只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