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队、无接亲、无伴郎伴娘

年轻人青睐三无婚礼

版次:006    2024年01月19日

去年初秋的一天,28岁的麦子和老公,在上海某酒店的一处草坪举办婚礼仪式。现场只有一对新人和双方父母,共6个人。

这类婚礼近段时间在年轻人中流行,有人叫极简婚礼,也有人叫“三无婚礼”。实际上,省掉的远远不只三样。无车队、无接亲、无伴郎伴娘只是基本操作,无司仪、无煽情催泪环节、无婚宴甚至不邀请嘉宾也很常见。告别繁杂冗余的俗套,简化仪式和环节,举行一场真正为自己而办的婚礼,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虽然这种形式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但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三无婚礼”已成为一种新趋势。

不喜欢传统婚礼的琐碎环节

27岁的倩倩来自江阴,她和老公对于传统婚礼要请很多自己本身不熟甚至不认识的亲戚很反感,对传统婚礼的一些琐碎环节也不太喜欢,“我们想把婚礼作为给自己的礼物,希望它更有温度,意义更大。比起婚礼,我更希望氛围像一个Party。”

最后她决定只办一个简单的户外草坪婚礼,没有车队、接亲、伴郎伴娘、司仪,没有收礼金,也没有酒席,回归婚礼本质。

倩倩确定了场地、提供了色系搭配想法之后,婚礼设计都是她老公和朋友历时几个月完成的。“我老公是艺术生,上学时候也进修过主持,我们都认为请一个主持人并不能很好地表达我们在恋爱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想表达的,所以我老公主持了整场婚礼。”

婚礼前一天,倩倩的老公和朋友们动手搭建场地到凌晨。整个现场,设计图是朋友画的,物料图是朋友做的,框架舞台是朋友搭的,背景布是朋友们自己上手用涂料DIY的,DJ、摄像都是倩倩老公的朋友们推了工作从各地过来帮忙的,“我觉得这已经不仅仅是我和我老公的婚礼了,更像一场友谊的见证。”

婚礼当天,倩倩老公和朋友们先去现场进行最后的完善,倩倩和父母在家化妆、拍照,拍完后开车去现场。上午10点,婚礼开始。“我老公先演唱了四首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的歌曲,然后由我父亲牵着我入场。”

之后倩倩和老公以及双方父母各自发表感想,最后拍照。现场准备了甜点、水果和一些冷餐,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2小时。随后倩倩就回家收拾行李,和老公去西双版纳旅行了。

为了节省预算的极简婚礼还有很多。某网友说,“虽然每次看到高大上的婚礼布置都很心动,但作为一般家庭的女孩,现实告诉我不能打肿脸充胖子,我只花了2600元完成了婚庆。”

婚礼仪式感必须要精心设计

麦子在上海,为了兼顾个人感受和亲朋好友,她选择把婚礼仪式和酒宴分开来举办。

“我觉得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应该是惬意的,更多的关注自己和爱人当下的感受,不用照顾那么多客人的感受。”麦子原本规划带着父母六个人去新疆办目的地婚礼,因为特殊原因没去成,期待值有点下降。临近酒宴时间,她决定先办一个6个人的主仪式。

她找了家附近有草坪的酒店,网上找了两个上门化妆师,为自己和老公,还有两位妈妈化妆。婚礼仪式只保留了麦子想要的First look、誓词、交换戒指和改口茶。

对于选择极简婚礼的原因,麦子觉得自己是一个操心的人,请朋友来会担心他们能不能吃好睡好玩好,婚礼很忙很累难免会有疏漏,所以就舍弃了。“抓大放小是我的总体目标,在先保证我们6个人体验的情况下,后面再去兼顾别的,另外,太矫情的东西其实我也没法在那么多人面前表现。”

砍掉不必要的繁琐形式,新增很多精心设计的环节,也是很多新人乐意去做的。

大迪拍婚纱照的时候,不喜欢繁琐的影楼风,更喜欢在山上拍,有自由的风,最后她找了一家摄影工作室,在山上和河边各拍了一组,取了个名字叫“爱在山河之间”,总共花了3000多元,效果非常好。她的婚礼上特别设计了First look,“我老公站在副舞台的地方,背对着我,我从大门出来缓缓走向他,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一回头就看见我穿婚纱的样子。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美的一天了,他亲了我一下,我觉得还挺浪漫的。”

事后回忆起来,多位受访者仍然对自己的极简婚礼颇为满意。极简婚礼让他们避免疲惫、手忙脚乱、尴尬不安,而能够专注地享受当下,感受属于两个人的婚礼仪式,也有充分的时间拍照留下珍贵的纪念。

极简婚礼为何受年轻人追捧

办婚礼,向来就是一件丰俭由人的事情。年轻人的极简婚礼,有人简的是预算,有人简的是环节和风格。

麦子的6人婚礼仪式,请化妆师花了1000元、摄影师花了600多元,加上住宿一晚,只花了2600元。

倩倩为了草坪婚礼,当时找遍了江阴,在众多要加价几千元的场地中找到了一个2980元的户外场地。两人的礼服是在网上买的,加上物料、化妆师、冷餐等,一共花了3.8万元。

婚礼策划师谭雨在婚礼行业从业多年,她的整体感受是,现在年轻人在婚礼的预算上比前些年低了,以前的客单价基本上是2.5万-3万元,现在基本上是1.8万-2.5万元。“大多数人不太喜欢像以前那样讲排场了。以前的客户要求现场布置视觉上要饱满,现在大家更多的是定一个元素,更倾向于在材质上、质感上有要求。”

年轻人开始简办婚礼,存在主观和客观原因。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教授窦东徽分析,客观上,一般婚礼需要提前预约场地、餐饮和邀请亲友,但一些不确定性让预先的计划存在变数,有可能遭受经济、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损失,规避损失的最好办法,就是简办。主观上,婚礼筹备需要大量时间,年轻人普遍工作压力大,感觉“没精力折腾”;其次“办了仪式才算结婚” 的传统观念正在淡化,年轻人更认可法律意义上的婚姻关系,即“领证就是结婚”;第三,很多年轻人在远离家乡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和原有宗族和情感联系相对弱化,认为婚姻更多是“两个人的事”,让亲戚见证婚礼的需求没有那么强;另外,现代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的人可能对一些传统婚礼上的陈规陋习比较排斥。

观点

与繁冗说再见,让“爱”更简单

“三无婚礼”为何能快速圈粉?有人算过一笔账,过往操办一场婚礼动辄几万元,但“极简”后能控制预算到8000元左右,有的甚至只花了“160元”。而这背后,是不用“凌晨起早做造型”,不用“十几桌挨个敬酒寒暄”,不用“堵门闹洞房”……仪式简单了,新人轻松了,宾客有了更多时间聊天,场面同样温馨。与其说这是年轻人在“整顿婚礼”,不如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摒弃铺张浪费,拒绝形式主义,把时间和金钱花在值得的地方,极致“性价比”反映的恰恰是人们对婚姻对生活的新认知。

事实上,这些年备受青睐的婚礼新形式大多如此。旅行结婚,与最爱的人看世界;密友party,在轻松愉悦中分享喜讯;在报上刊登结婚启事,演绎“纸短情长”复古浪漫。婚俗,归根到底是要服务人而不是束缚人的。观念在变,仪式自然随之改变。如今人们对亲密关系不再聚焦排面带来的“光鲜”,更多开始关注心灵契合以及自我满足,郑重表达对彼此相知相爱相守的珍视。

结婚是人生大事,婚礼意味着新生活启航。给婚俗做减法,给婚姻做加法,担起责任、相互尊重,悉心经营、用心守护,人生便多了一份挚爱与陪伴。

声音

网友建议大力推广

年轻人开始钟爱“三无婚礼”,这无疑是对传统婚礼形式的一次大颠覆。这种新型的婚礼形式,不仅体现了年轻人对个性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他们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在无谓的繁文缛节中浪费生命。有网友认为,这种新型形式挺好的,移风易俗,节约开支,减轻负担。

当然,“三无婚礼”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有人认为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就应该要严肃对待,要多花点心思才好,这才能凸显双方对此的用心。而这种“三无婚礼”形式过于简陋,缺乏传统婚礼的庄重和仪式感。

对于这些质疑和争议,许多年轻人表示他们更愿意选择一种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婚姻,而不是被传统的婚礼形式所束缚。而且还有不少网友表示,希望这种“三无婚礼”能大力推广。

综合界面新闻、中青网、千龙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