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上市企业、“改道”上市企业、股民开户数量均猛增
版次:009 2024年01月19日
近日,一家名为云星宇的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商在北交所上市。这家新股公司刷新了北交所打新冻资金额的纪录。IPO募资额仅有3.36亿元的云星宇,却吸引了超2000亿元的打新资金。
北交所二级市场也“与此同热”。2023年11月以来,北交所上市新股的平均首日涨跌幅明显维持在较高水平。开源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11月、12月的均值分别为100.36%、135.69%。
曾经交投冷寂的北交所市场,在2023年寒冬突然火爆“出圈”。资金源源不断地通过打新和二级市场加速涌入这个热岛,北交所正迎来全新机遇。
北交所上市“快车道”
2023年8月,证监会作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安排,此后,A股IPO数量和融资规模有所放缓。
直到2023年12月25日之后,沪深交易所才有新的IPO企业被受理。而北交所并未受到IPO放缓政策的影响,在A股IPO市场“一枝独秀”。Wind数据显示,自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1月11日,北交所受理上市申请的企业达73家。在该时间段内,一共有63家A股IPO企业处于“已受理”阶段,其中,北交所、创业板、科创板、上证主板、深圳主板的企业数量分别为39家、4家、7家、7家、6家。
从北交所申报企业的业绩来看,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兴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潜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一年的净利润均超过了1.43亿元。受理时间在2023年9月份以后(包括9月份)的北交所排队公司,最近一年的净利润平均值达5980.41万元。
在上市速度方面,记者注意到,自从去年11月以来,多家新三板企业挂牌不满一年,便迅速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且这一速度不断被刷新;同时,二次挂牌的企业也频繁出现。
例如,丹娜生物于2023年10月16日在新三板挂牌,仅用2个月就获得受理。该公司申请采用北交所的直接连接审核监管机制,旨在更快地挂牌新三板,为冲刺北交所上市作准备。
此外,晶华光学在获得北交所受理时,挂牌时间还不到1个月,打破了之前的最快申报速度。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考科创板经验,2024年北交所仍然是高质量扩容期,预计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20家至150家。
企业“改道”北交所上市
截至2024年1月4日,已有千禧龙纤、大鹏工业、九州风神、潜阳科技、公元新能、聚星科技、天威新材、丹娜生物等企业“改道”北交所上市。
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常春林表示,随着政策有力支持,北交所市场生态明显优化,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吸引力持续提升。北交所具备上市包容度高、审核效率高、转板制度明确等优点,未来或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IPO首选地。
从排队审核申报企业数量来看,北交所目前排队数量已超过科创板。截至2024年1月4日,创业板排队企业251家,科创板排队企业110家,北交所排队企业145家。而从IPO受理到发审委审核通过的时长来看,北交所平均耗时更短。
常春林表示,随着创新型中小企业对北交所市场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一批优质企业将积极登陆北交所。
近年来,不断推出的新举措助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2022年12月份,北交所和新三板推出挂牌上市直联审核监管机制,为利润超过4000万元的企业创建了优质企业申报北交所上市的“快车道”。
开源证券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2家企业选择直联机制。其中,17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平均研发费用为3022.07万元,平均研发费用率为4.76%。
除“新三板~北交所”这一传统上市路径以外,“免挂牌”直接IPO预计成为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的新路径。北交所“深改19条”提出,在坚守北交所市场定位前提下,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
期待直接IPO早日落地
目前,北交所直接推出IPO机制是市场当前最为期待的政策。“深改19条”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
一位华东中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这意味着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不需要通过新三板挂牌,可以直接申请IPO。北交所首次使用“首次公开发行”的表述,“在沪深IPO收紧的背景下,北交所直接IPO的政策为市场打开了一条上市新通路”。
上述国金证券投行相关负责人认为,直接IPO机制的推出,将提升北交所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地位。推出直接IPO规则,将意味着北交所在A股市场直接融资制度上的地位和重要性得以极大提升,且北交所上市标准预期在行业和理念上将更加包容,有望直接带来市场增量,为融资主体、券商及各市场中介、市场投资者均带来积极的业务机会。“我司已经储备了多家企业,部分项目已经完成内部立项。后续静待北交所直接IPO新规落地。”该人士称。
不过,直接IPO政策及相关细则迟迟未见亮相。此前,市场预期该政策最快将在12月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对于直接IPO政策落地的预期正在不断延后。
记者致电北交所咨询,北交所方面的人士表示,现在没有最新动态,相关文件没有落地,也没有听说。
记者了解到,有部分市场声音认为,该政策预计将在春节后,即2024年3月份左右“亮相”。
北交所又创上会新纪录
北交所上市委将于今日召开2024年第4次会议,审议万达轴承的北交所上市申请。
这是北交所“深改19条”优化了“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执行标准后,首例按新标准计算挂牌时间的上会企业。也就是说,这是第一家挂牌新三板不满12个月即获北交所受理的企业。
万达轴承何以跑出北交所“新速度”?
回溯公司上市进程:2023年1月12日,万达轴承挂牌新三板,是首批申请直联审核机制的公司之一。申报新三板时,公司已经明确北交所上市计划。同年11月6日,公司北交所上市申请获受理,此后很快于11月17日进入审核问询阶段,公司12月26日回复了第一轮问询。
从2023年1月12日挂牌基础层到2024年1月19日上会,公司申请北交所挂牌时间比“深改19条”最低要求挂牌时间仅超7天;从上市获得受理到上会相距也只有2个月13天,其间审核中心只发了一轮审核问询。
这意味着,万达轴承打破了过往北交所的上会纪录,再创“北交所速度”。
北交所开户数量近700万户
截至2023年年末,券商开通北交所权限账户数为696.07万户,2023年全年新增开通北交所权限账户数为156.69万户;2023年9月1日投资者适当性新规落地至年末,新增开通北交所权限账户数为123.43万户;2023年12月25日至2024年1月5日,新增开通北交所权限账户数为6.9万户。
具体来看,券商积极开展北交所投资者服务工作。2023年,各券商围绕北交所市场概况、制度特色、改革进展、投资机会等方面,向投资者推介宣传北交所市场。特别是2023年9月1日投资者适当性新规落地以来,券商进一步加大了北交所主题投教活动、一对一沟通等宣传力度,提升了投资者的满足感、获得感。
从券商开户数量排名方面来看,截至2023年年末,新规落地以来新增开户排名前五名的券商分别为国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东方财富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证券;累计开户排名前五名的券商分别为中国银河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中信证券。2023年12月25日至2024年1月5日,新增开户排名前五名的券商分别为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财富证券。
综合经济观察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