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开启春节模式

专家建议配置不同类型产品

版次:012    2024年01月19日

年关将近,一年一度的年终奖即将到账,不少银行、理财公司纷纷推出年终奖理财攻略,提前打响春节营销战。从各家机构推出的“春节档”理财产品看,这些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在3%左右,中短期的产品较以往增多。

业内人士称,年终奖的发放往往在春节前后,银行机构、理财公司提前“抢滩”年终奖配置是提前为春节营销做好准备,促销热情高涨背后,是瞄准投资者年终奖或闲置资金的理财需求;不过从居民端来看,更为关注自身偏好选择合适的产品。

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应将资金用于配置不同类型的产品,以分散投资尽可能降低风险。

1

“春节档”理财发力

继推出元旦专属理财之后,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已有不少机构开始发力“春节档”理财产品,推出年终奖配置建议。

日前,宁波银行、邮储银行、光大理财、民生理财等机构已推出配置攻略。邮储银行发布年终奖投资指南称,推荐两款投资期限约在90天的理财产品,一款是“邮银财富安鑫如意·鸿运封闭式3个月2024年第5期(薪享)”理财产品,另一款是“兴银理财·稳利恒盈封闭式2024年1期A(薪享)”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为2.95%。

宁银理财推荐的产品覆盖多种期限产品,包括半月期、一月期、三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等。该行理财经理介绍,收益率普遍在3%左右,最高的是两年期和一年期的预约存款,收益率在3.8%和3.52%。“春节推荐购买半月期的产品,收益率达3.2%,纯活期。”他说,该产品底层投向国债逆回购等产品,春节前会有“翘尾”表现。

某股份行财富管理业务负责人称,春节前历来是各家单位发放年终奖的高峰期,作为大额收入的年终奖自然会吸引银行理财机构,各家银行也会趁势在此期间推出各类专属理财产品,以满足投资者需求。

综合近期各家机构推出的“春节档”理财产品来看,这些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在3%左右,较往年相比“缩水”程度较大。同时,在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产品多为中短期类型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如光大理财的“阳光金添利半年盈6号”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精选项目资产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属于定期开放产品,该产品折合年化率为2.84%。

业内人士表示,从期限类型看,短、中、长期都有,往年此类理财以中长期为主,今年中短期占比有了明显提升。

2

个人投资者反响平平

银行机构、理财公司发力营销,但个人投资者却反响平平。

多家银行理财经理称,近期来咨询的老客户居多,一看到业绩比较基准,还是会担心理财产品亏损的风险,他们更为青睐灵活短期产品。

家住上海的90后小杨称,今年过年不打算购买理财产品,自己刚到期的两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才赚了1%不到,参照以往的收益率至少在3%,落差太大。相较而言,他更倾向购买灵活短期收益率高的产品,比如国债逆回购投资等。

70后居民李女士也表示,这笔年终奖先放着,考虑补进春节后买房的首付款,至少短期内不会考虑中长期的理财产品,如果有可靠的短期理财(三个月以内),会考虑投资。

不再“保本”的银行理财在2023年刚经历了一番规模缩水。2023年6月,银行理财规模缩水至25万亿元,首次被公募基金超越。据统计,2023年末全市场理财产品最新存续规模为26.37万亿元,较2022年末的26.84万亿元少了0.47万亿元。不过,在银行机构、理财公司的开年发力下,银行理财规模出现小幅反弹,较年初反弹2000亿~3000亿元。

“高收益资产难觅,理财实际收益降幅大于居民预期收益降幅,可能加大规模增长的难度。”光大证券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近期理财收益表现较强,但收益中枢仍有下行压力。

易观千帆金融分析师韦玲艳认为,理财机构对元旦、春节等专属产品促销力度加强,使理财市场竞争加剧,为满足消费者投资需求和提升吸引力,理财机构采取更积极的营销策略吸引客户。但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逐步深入,产品业绩随市场波动变化,节日专属理财产品与普通理财产品难以形成实质性差异,吸引力减弱。

王一峰建议,银行理财可从多维度进行应对,包括通过持续的减费来提升投资者实际到手收益;创新产品申赎方式,打造“封转开”等产品形态,改善持有体验;打造明星产品系列,增强引流力度等。

3

要合理规划使用资金

对于一年到头辛勤工作的人而言,年终奖无疑是对这一年献身工作的最大宽慰,如何合理规划年终奖变得十分必要。

在存款利率逐渐走低背景下,人们对年终奖规划更加细致。打工人赵乐扬表示:“越来越觉得分散投资很重要,生活也要过得好,存钱也要存,房贷也得还。”今年的年终奖,赵乐扬打算一部分用于日常开销,一部分提前还贷,另一部分则打算存一些增额寿险产品。打工人孙莉丽则打算将一笔资金继续投入理财,其余的则用于过年、旅行和还贷。

对于投资部分的年终奖如何规划,理财公司们也提供了参考建议。建信理财指出,奖金较少的投资者建议只买一两只稳健型产品投资;奖金较多可以考虑多买几只不同类型的产品分散风险,合理布局。同时,还可以估算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保守的投资者建议配置中低风险的“固收类”产品;稳健的投资者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配置“混合类”产品。

重庆银行则根据资金使用周期长短提出年终奖理财建议,对于随用随取的生活开销,出于对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要求,这部分资金建议配置支持“快速取现”功能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对于房贷、房租、车贷、子女学费等重要大额支出,具体配置则需参考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很低,不愿承担亏损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大额存单;风险承受能力偏低,但能接受小幅回撤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期限在1个月到1年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而对于长期投资规划以实现复利增值,风险承受能力偏低、不愿意承担本金亏损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配置期限较长的存款型产品,或者储蓄型保险,如增额终身寿险等;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则可以将部分资金配置到固收+理财产品、股债混合型的基金等中长期资产中。

“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要结合自身家庭财务情况、投资偏好、风险承受力等因素来进行规划。”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建议,根据分散投资的理念,将资金配置于存款、理财、基金、保险等各类产品和资产。

对于年终奖的理财规划,多位专家建议,要尽量进行低风险投资,避免风险才是首要,“获取合理回报,预期合理利润,是年终奖理财的核心关键。”

据第一财经、北京商报等

相关

利率下调后存款转向高收益理财产品

去年12月22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国有大行以及招行等股份行,陆续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根据相关公告,本次存款利率下调10~25BP不等。

而受银行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基准利率也相应出现调整。据中信建投统计,2024年1月1日至5日当周,其样本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的平均基准利率为3.23%,环比下降10个BP。

具体而言,1~3年(含)产品的平均发行基准利率为3.49%,环比下降10个BP;6~12个月(含)的平均发行基准利率3.36%,环比下降8个BP;3~6个月(含)的平均发行基准利率2.82%,环比下降10个BP。

瑞银大中华金融业研究首席颜湄之表示:“存款利率下调后,居民更希望找一些高利率的理财产品,从方向上来看,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可能是利好相对长周期、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

中信建投银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杨荣也表示,随着存款挂牌利率的下调,部分存款可能会流向银行理财,并成为未来银行理财规模增长的主要来源,“存款利率下调后,存款将主要向理财迁移,而非向公募和保险迁移,这有助于增强理财产品的优势,以及理财产品规模的增长。”据证券市场周刊

多只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突然飙升

临近春节,多只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突然“飙升”。1月15日,记者注意到,民生理财多只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6%以上,其中一只名为“贵竹固收增利半年持有期4号”的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已超过8%。收益率猛增的不仅是民生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的固收类或现金管理类产品近1个月或3个月年化收益率达到5%以上。

在分析人士看来,近期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飙升”可能是因为银行流动性偏紧,资金利率走高,也可能是因为不同理财产品有不同的投向,存在一些短期投资收益较高的投资机会。但收益率的大幅上涨不具备可持续性,投资者仍需理性看待,更加要注重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普益标准研究员杨国超表示,“银行理财的‘年末翘尾’现象并不少见,每到年末,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相关的同业拆借利率和同业存单收益率会有比较明显的上涨,投资这些资产的产品收益率也会相应增加,但随着申购资金增加,产品收益率很快就会下降并稳定在平均水平。”据北京商报、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