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高溢价风险?投资者不要盲目追涨
版次:011 2024年01月26日
1月23日,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华夏野村日经225、工银瑞信大和日经225ETF、易方达日兴资管日经225ETF共同发布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具体来看,易方达MSCI美国50ETF以高达21.04%的溢价率位居榜首;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富国纳斯达克100ETF紧随其后,当日溢价率分别为20.54%、18.21%。
一日内4只跨境ETF齐发溢价风险提示公告(1月24日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华夏野村日经225再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投资者该如何规避高溢价风险?
“迷你基”被炒到涨停
1月23日,易方达MSCI美国50ETF、易方达日兴资管日经225ETF、华夏野村日经225、工银瑞信大和日经225ETF共同发布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为了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工银瑞信大和日经225ETF于2024年1月23日开市起至当日10时30分停牌,自2024年1月23日10时30分复牌。其中,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已连续五个交易日发布日经ETF临时停牌公告。
1月23日,市场上共有107只跨境ETF,其中55只跨境ETF的溢价率超3%,占比高达51.40%;8只跨境ETF的溢价率超5%,占比为7.48%。易方达MSCI美国50ETF以高达21.04%的溢价率位居榜首;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富国纳斯达克100ETF紧随其后,周二溢价率分别为20.54%、18.21%;工银瑞信大和日经225ETF的今日溢价率也超10%,达16.55%。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多只高溢价的跨境ETF产品规模不足5亿元,其中富国纳斯达克100ETF、易方达恒生港股通新经济ETF均为规模低于1亿元的“迷你型”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月11日,易方达MSCI美国50ETF还曾公告称,截至1月9日,该ETF已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若截至2024年2月6日日终,该基金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
需要警惕的是,易方达MSCI美国50ETF成立于2023年11月6日,募集规模为2.33亿元。这也就意味着,该ETF成立刚满3个月就已经陷入“迷你基”困境。截至2024年1月19日,易方达MSCI美国50ETF的最新基金规模仍仅为0.51亿元。
拉长时间来看,本月以来,自日经225指数屡创新高之际,多只日经ETF场内溢价亦一路狂飙,其中华夏野村日经225ETF溢价情况最为明显。
为何大幅溢价
所谓跨境ETF,即指以境外资本市场证券构成的境外市场指数为跟踪标的、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同时也属于QDII基金。
除了投资港股地区主要指数的ETF外,还包括以标普500、纳斯达克100、日经225、德国DAX30、法国CAC40等国际重要市场指数为跟踪目标的跨境ETF,涵盖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市场。
公募内部人士总结称,近期部分跨境ETF大幅溢价的背后,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是,利率环境的变化带来全球配置机会,在A股尚待企稳的情况下,跨境产品市场关注度高,投资者买入情绪高涨。
二是,除美股ETF与港股ETF之外,跨境ETF的规模基本都比较小,流动性是硬伤。
三是,与套利机制顺畅的A股ETF不同,跨境ETF受QDII额度限制,申购上限往往较低,市场热情较高时较难有足够的套利资金去平抑溢价。
四是,跨境ETF的底层资产来自海外市场,交易时间、汇率等因素都影响着一二级市场的匹配度,从而加大套利难度,或使部分跨境产品的高溢价成为一种常态。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表示,近期易方达MSCI美国50ETF溢价率走高的背后,一方面是海外股市持续走强,投资者海外投资需求增加,表现较好的跨境ETF因此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追捧。另一方面,跨境ETF可以T+0交易,而且ETF税费和佣金都很低,叠加缺乏套利机制,为做价差提供了空间。
对此,公募业内人士举例道,对于交易时间与A股完全错开的境外市场来说,其所对应的跨境ETF难有实时更新的IOPV,甚至当日单位净值还是以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为基准,加上汇率的影响,很难计算套利的获利。
如何规避高溢价风险
那么,全球资产配置背景下,如何规避跨境ETF高溢价风险?
1月23日,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等多家券商机构在旗下APP上发布部分跨境ETF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国信证券等部分券商机构则以短信的形式告知客户跨境ETF的交易风险。公告内容显示,近期“日经ETF”“225ETF”“美国50”“纳指指数”基金管理人多次发布提示公告,基金价格明显偏离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请投资者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注意基金价格炒作风险。
对此,一位券商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常规的监管动作,并不强制要求限制交易。此前投资者持续买入ST股票时也有过类似的警示。”
“通常来说,一旦ETF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有较大幅度的折溢价,套利者就会买入或卖出ETF,从而促使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与基金份额净值靠拢,两者之间不会产生较大偏离。”某业内人士称。
整体来看,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跨境ETF受追捧的背后也反映了在目前A股加速探底、震荡反复的状态下,市场信心还有所不足。市场的恐慌情绪往往导致投资者情绪波动,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时候,投资者冷静观望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从全球市场环境看,和处于历史高位相比欧美日股市,A股和港股已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估值洼地。
华夏基金表示,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高溢价是市场短期非理性因素产生的,如果ETF大幅溢价,投资者仍然买入的话,其付出的成本已经远远高于基金的真正价值,一旦市场情绪回落,或者基金放开申购,套利者涌入,基金价格马上就会回到净值附近,投资者也会遭受损失。 据澎湃新闻
相关
辜负了投资者信任 基金经理集体道歉
截至1月21日,已有半数公募基金产品披露2023年基金四季报。整体来看,去年四季度市场震荡调整,主要指数悉数下跌,市场风险偏好再度走弱。面对极端市场,不少基金经理向投资者道歉。
建信基金的基金经理周智硕管理的基金在2022年屡屡刷新净值历史新高,在2023年则遭遇艰难时刻,管理产品业绩不断走低。周智硕表示:“回头来看,既有看错的错误,也有看对但是应对失当的错误,既辜负了持有人的信任,也给持有人带来了损失,作为基金经理,诚恳地对持有人表示歉意。”新华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基金经理赵强2023年的业绩却在全市场排名垫底。他坦言,2023年业绩较差,排名落后,整体不理想,对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深感歉意。备受市场关注的“私募魔女”李蓓在其官微回应了旗下产品净值下跌至预警线的事宜,坦承自己“犯了速胜论的错误,不够谨慎耐心”。
凭借配置防御性资产取得不错业绩的万家基金的基金经理束金伟,展望2024年上半年时,他认为,市场在寻底筑底之后必然迎来转折之机,持续加大的财政、货币政策必然实现稳经济的作用。当下市场预期虽然低迷,应该看到的是风险因素不断得到释放,优秀龙头公司的估值优势越发凸显,将积极把握市场超跌的投资机会,立足于绝对收益理念,优化组合结构,实现净值的稳健增长。 据证券时报
境内ETF有897只 总规模首破2万亿元
截至2023年底,境内ETF共有897只,总规模2.05万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其中,非货币ETF产品数量为870只,合计资产规模为1.84万亿元,较2022年末产品数量增加134只,同比增长18.20%;资产规模增加4971亿元,同比增长36.89%。
从新发市场角度来看,以基金成立日计算,2023年全年共有157只ETF产品成立,较上一年增加了13只;但1039.74亿元的募集总规模,却比2022年的1575.37亿元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宽基ETF在新发市场表现活跃,发行的48只产品共募集规模385亿元,占全年募集总规模的38.05%。
从资金流向来看,宽基ETF成为配置资金的重要选择。 据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