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4年03月01日
“跨境理财通2.0”正式施行!
自今年2月26日起,新修订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开始实施,“跨境理财通”正式迈入2.0阶段。
与1.0相比,“跨境理财通2.0”在参与机构、投资者准入、单个投资者额度、投资产品范围、跨境宣传销售安排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与升级。
日前,中银香港、建行亚洲、工银亚洲等多家银行积极参与其中,不仅扩展南向通理财产品数量,同时向客户推荐多项南、北向通优惠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据央行深圳市分行官网显示,2023年以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开展“跨境理财通”试点的内地银行多达32家。
A
证券公司获得入局资格
“跨境理财通”业务是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和港澳投资者通过区内金融机构体系建立的闭环式资金管道,跨境投资对方金融机构销售的合格投资产品。根据资金走向,“跨境理财通”分为“北向通”和“南向通”。
其中,“北向通”指港澳投资者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销售机构开立个人投资账户,通过闭环式资金管道汇入资金购买内地销售机构销售的投资产品。
“南向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投资者在港澳销售机构开立个人投资账户,通过闭环式资金管道汇出资金购买港澳销售机构销售的投资产品。
此次《实施细则》迎来多项优化升级,门槛方面,“南向通”业务的内地投资者参与门槛从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降低为“满2年”。
另外,在满足近3个月家庭金融资产200万,或净资产100万的最低门槛要求之外,增加“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作为家庭金融资产准入备选条件之一,支持更多大湾区居民参与试点。
同时,在个人投资者额度方面,将个人投资者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业务试点范围方面,增加证券公司参与试点,同时将内地销售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产品纳入“北向通”合资格产品范围,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由“R1至R3”扩大为“R1至R4”风险等级(不含商品期货基金),更好地满足大湾区居民多样化投资需求。
宣传销售安排方面,细化明确境内销售机构、境内合作机构展业行为规范,引导金融机构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大湾区居民对“南向通”热情快速提升,中金公司研报显示,去年以来,“南向通”已用额度出现大幅增长,截至2023年底较年初增长约11倍,其中存款类资产在“南向通”余额中占比高达99%。
而“北向通”目前已用额度仅1.6亿元,该研报认为若美元重回降息周期则可能激活港澳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存款热情。
B
人民币存款利率最高达6%
日前,随着“跨境理财通2.0”的正式实施,多家银行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宣传,增加南向通产品数量,吸引投资者积极参与购买。
比如,中银香港方面表示,南向通产品数量增多,基金扩展超过270只,可投资全球不同市场及资产类别。另外,中银香港向符合资格客户推出南向通人民币最高6%的存款年利率,另有多项抽奖与现金奖赏。
不过,最高6%的人民币存款仅有1个月的存款期;3个月存款期的年利率降至5%;1年存款期的年利率则为3%。港币和美元存款利率分别为6%、6.5%,1/3/6个月存款期的年利率保持一致。
建行亚洲则表示,成功开户便可享500港元奖赏。其中,人民币存款最高利率为6%,但对最低存款额、最高存款额均做了限定。此外,美元存款推出了最高7.8%的年利率,仅有1个月的存款期为该利率。
外币兑换优惠方面,建行亚洲表示网上兑换外币能够赚取高达5000港币奖赏。
工银亚洲则实行存款5000元人民币或以上者,即享6%一个月的人民币存款年利率;1000美元或以上的,一个月的存款年利率高达10%。
渣打香港与渣打中国则分别在“南向通”和“北向通”上架多款全新产品。渣打香港南向通方面,新人开立跨境理财通即可享港币500的现金回赠;存入新资金可享高达港币9000的现金回赠。
汇丰银行表示,与内地合作伙伴银行合共提供的理财产品数量增至逾400项,包括超过100个投资国际及亚洲市场的基金,协助南向投资者达至投资组合多元化及国际化;东亚银行在“理财通2.0”南向通服务中扩大理财产品范围,提供超过250只基金产品。
另外,星展集团CEO高博德近日表示,我们非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目前星展银行在大湾区拥有近70家分行和办事处,遍布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和东莞等主要城市。作为首家在“跨境理财通”计划下拥有三家“南向通”合作伙伴的银行,星展银行跨境理财通“北向通”业务在去年5月上线,为港澳投资者提供更便捷的跨境投资服务。
C
“R4”成北向通重点布局对象
在“北向通”相关产品中,此次“R4”风险等级产品成为各大银行重点布局对象。其中,“R4”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一般为权益仓位较高的股票型、指数型基金产品。
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师王子瑜表示,“北向通”可投产品扩围,纳入R4级基金与人民币存款:可投范围新增R4风险等级基金产品,主要包括高波动股票类基金,此后绝大多数种类基金均可纳入“北向通”投资。
渣打银行介绍,“北向通”增加人民币存款产品及逾40只风险等级为“R4”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涵盖新消费、新能源、新基建、新制造、新科技等新经济行业。
恒生中国提供的“北向通”产品中,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由“R1至R3”扩大至“R1至R4”风险等级(不含商品期货基金),涵盖不同资产类别,且新增恒生中国发行的人民币存款产品。
汇丰中国表示,可为南北向投资者提供约250个涵盖低至中高风险的产品,“北向通”中包括“R4”级别产品。
跨境理财通业务自2021年试点以来,受到多方投资者热捧。据央行广东分行最新披露,截至2023年年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有6.92万人,包括港澳投资者4.54万人,内地投资者2.38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达128.1亿元。
除了银行机构,多家券商亦在积极参与“跨境理财通”,据了解,中金公司、中国银河证券等多家券商均已申请跨境理财通试点,目前正在等待监管的审批。
相关新闻
赴港投保 飙涨27倍
内地居民重燃赴港投保热情。
日前,香港保监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内地访客个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约590亿港元,同比大涨超27倍。从过往数据来看,这已是近7年以来的新高,仅次于2016年的727亿港元。
与往年相比,储蓄型保险比保障型保险更受青睐。数据显示,内地客户的新造业务中,约有25%涉及保费融资。香港保监局提醒投保人保费融资有风险,投保前后要审慎且充分考虑。
近日,香港保监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内地访客个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约590亿港元,同比大涨超27倍。
分季度数据来看显示,2023年内地访客新单保费的暴涨主要来自去年一二季度的数据带动,去年三四季度数据有所回落。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新单保费122亿元,按季环比再跌19%,第三季度内地访客新单保费环比下跌32.9%。
就内地访客保费数据的暴增,监管方面表示,要更加理性地分析。
“2023年内地访客保费规模激增,是此前积压的市场需求释放。这一数字按4年分摊,每年仅100多亿港元的新造保费,并非井喷式增长。”香港保监局行政总监张云正表示,从过往数据分析,今年内地访客来港买保险意愿仍大,预计2024年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会达到400亿港元。
从品种来看,储蓄保单贡献了60%以上的内地访客新造保费规模。
张云正表示,过去内地访客投保产品中,保障型保险占到60%,储蓄型保险占40%,去年则相反,储蓄型及保障型分别占比60%及40%。2023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险业数据显示,内地访客购买的保单中约97%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笔支付),终身寿险、危疾及医疗保险分别占到已发出保单份额的54%、35%和4%。
在张云正看来,这主要源于中美利率的相背而行,并且两者息差大。这也增加了内地访客来港购买美元保单的吸引力。
“我去年接待了80多位内地客户。这几年,外围资本市场表现更优,高净值人群更倾向于向海外配置。香港保单以港元和美元计价,能够很好满足多元化、多币种的配置需求。”友邦香港代理人林经理表示。
香港保监局提醒投保人保费融资有风险,投保前后要审慎且充分考虑。
所谓保费融资,即客户从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用于保单购买,同时该保单被视作抵押品。当保单回报高于贷款利息成本时,客户除了享有保险的保障外,还可以赚取两者之间的息差。
据新华社、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