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已有62家企业终止IPO

上市圈钱?想多了!

版次:009    2024年03月15日

根据沪深北3家交易所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3月7日,今年交易所共披露62家企业终止IPO。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日表示,从监管上说,首先便是严把入口。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允许造假、欺诈上市。

加大查处力度

根据交易所数据初步统计,截至2024年3月7日午时,今年交易所共披露62家企业终止IPO。按交易所划分,深交所22家、上交所20家、北交所20家。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沪深IPO撤退企业欲绕道北交所上市的不少,但从今年数据来看,北交所并非想上就能上的。北交所今年终止IPO的20家企业均未IPO上会,都是主动撤回。而2023年同期终止IPO企业数量仅为5家,且其中一家是被上市委否决。

深交所方面则是部分终止IPO企业颇为吸引眼球。比如,深交所官网近日公告显示,思索技术终止创业板IPO。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公告日期为2024年3月2日,但思索技术申请撤回IPO的日期为2024年1月26日,这距离其获深交所受理,只过去29天,而距离被深交所问询只过去了5天。

上交所方面,科创板IPO企业思尔芯虽然早于2022年7月终止。但今年2月9日,证监会通报了对思尔芯欺诈发行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的情况。该案系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证监会查办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

吴清近日表示,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

合理计算估值

在注册制之前,只有少数的企业IPO发行市盈率能超过23倍,彼时“23倍”也被部分媒体称为“隐藏红线”。

在注册制之后,发行市盈率超过23倍的企业并不少见。某投行专业人士表示,注册制的市场定价机制给融资提供了弹性,让真正有潜力的好企业可以多融资。

不过,随着注册制全面铺开,“破发”也越来越被人关注。以主板为例,其于2023年4月10日迎来首批注册制企业上市。东方财富显示,2023年注册制主板新上市公司共有37家,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3.7倍,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31.54倍,最高为90.63倍。截至2024年3月7日按后复权计算,共有19家破发,比例为51.35%。

而2022年同期主板新上市公司为55家,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2.02倍,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22.99倍,最高为23.9倍。

关于部分企业出现破发的原因,某知名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表示,可能是部分股票技术含量不足,业绩支撑不够,高市值已经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且估值过高,所以经历了价值回归。

上市后严监管

“狠抓日常,加强上市后监管。”关于企业上市后,吴清表示,目前突出抓三件事,一是防假打假。证监会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一起共同构建综合惩防体系,强化穿透式监管,严肃整治、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最高检近期印发《“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决定自2024年2月至12月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此次专项行动主要有14项重点工作举措,包括严惩破坏公平竞争领域犯罪;严惩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开展对公司实控人、高管背信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监督治理等。

截至2024年3月7日午时,2023年起上市公告披露的诉讼中,原告为检察院的诉讼共有38个。其中单位行贿罪、集资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伪造公司印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关键词颇为吸引眼球。

今年2月,证监会提出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比如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证监会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

做到应退尽退

“现在,很多方面呼吁要加大退市力度,我们将付诸行动。一方面,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下一步都要加大力度。”吴清表示。

3月6日,随着ST星源3月6日的停牌,今年退市公司或再添新丁。其3月5日盘后公告显示,ST星源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已触及股票交易规则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深交所终止上市交易。根据规定,公司股票自3月6日起停牌。深交所自公司股票停牌之日起五个交易日内,向公司发出拟终止其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ST左江3月5日盘后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三次风险提示公告》。该公告显示,*ST左江股票可能因财务数据不达标、涉嫌重大财务造假等情况终止上市。

此前,*ST左江2023年12月1日收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ST左江立案。之后2024年1月30日,证监会通报*ST左江财务造假案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内容包括“现已初步查明,*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该案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证监会将尽快查明违法事实,依法严肃处理。”

据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