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连创新高 “追高”还是“恐高”?

版次:010    2024年04月12日

当前表现最抢眼的大类资产,非黄金莫属。

4月10日,COMEX黄金再度上涨,截至11时,COMEX黄金报2369.6美元/盎司,4月以来累计涨幅接近6%。与此同时,很多品牌首饰金、金条价格已突破720元/克大关,以周大福为代表的部分品牌首饰金价格接近730元/克。老凤祥的足金摆件达到770元/克,再算上工费,总价已突破800元/克大关。黄金价格持续暴涨,中国央行连续17个月“囤金”,这释放了什么信号?面对不断创出新高的金价,是该“恐高”,还是继续“追高”呢?投资者又该如何合理购金?

央行“囤金”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5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98亿美元,升幅为0.62%。

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黄金储备7274万盎司,环比增加16万盎司,1月末为7219万盎司。这已是我国连续第17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对于3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出,2024年3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关于黄金储备潮,世界黄金协会表示,以印度为首的中央银行在2月连续第九个月增加黄金储备。2月份央行的净购买量为19吨,其中,印度央行和哈萨克斯坦央行各增持6吨。

中辉期货资管部投资经理王维芒表示,“截至3月末,我国黄金储备7274万盎司,这是连续第十七个月增持,但也是17个月以来央行增持最少的一次。央行‘囤金’主要是受到目前大环境影响,这主要表现在通胀、地缘大变局、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等方面。鉴于此,央行对黄金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积极。”

具体来看,王维芒认为,一方面,我国央行增持黄金可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应对潜在的不确定性和外部风险,增强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增持黄金可以减少对单一货币,尤其是对美元的依赖,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黄金作为一个传统的价值储存手段,在保值和流动性方面具有优势,这也是我国增加黄金储备的一个原因。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刘雨萱指出,“央行或出于调整外汇储备结构、降低美元资产对本国影响的考虑持续增持黄金,且已经成为市场净购买黄金的主流力量。央行带头证实了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支撑金价上涨。”

新湖期货研究所副所长、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李明玉表示,就数据看,根据IMF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全球货币形态外汇储备自2022年以来总体回落,而相较之下,黄金储备在2023年后已经重回新高,反映出全球央行外汇储备的构成结构中,黄金无论在数量还是在价值层面的份额都呈现上升趋势。

金价高歌

在央行“囤金”潮下,金价一路高歌,屡创新高。

盘面上,上海期货交易所日间盘黄金期货主力2406合约收报554.74元,收涨3.19%,成交量为38.81万手,持仓为21.86万手。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日间盘收涨2.94%,报554.20元/克。

记者统计发现,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2406合约自3月1日至今已累计涨近15%;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自3月1日至今累计涨超15%。

不过,国际金价于昨日冲高回落,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投最活跃的COMEX黄金5月合约盘中一度下跌近1%,受此影响,金店柜台价格也跌了7元/克。

关于金价暴涨的原因,王维芒认为,黄金价格屡创新高,与央行持续购买黄金、降息预期以及地缘问题升级都有很大的关系。

李明玉分析表示,一方面,进入3月以来,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重燃美联储6月降息的乐观情绪。另一方面,年后市场避险情绪也是此起彼伏,俄乌冲突延续、巴以新一轮冲突再起、红海危机加剧、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和美国中小银行危机担忧不断,均提升市场避险情绪,支撑金价。

“黄金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分析道,长期来看有美元严重超发、信用地位动摇的因素;中期来看则是美元加息周期见顶,市场正在计入年内多次降息的可能;短期看,则是市场热钱的驱动因素。

焦点

市场看涨意愿强烈

展望后市,已处于高位的金价还会持续上涨吗?

“目前我们看到国际金价处在历史最高位,但上行驱动仍未结束,我们对于上方空间长期抱有乐观态度。”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刘雨萱表示,市场对于黄金的看涨情绪仍然浓厚,黄金涨势除非出现重大逻辑证伪,如2024年不降息或央行不再购金等,否则易涨难跌的格局仍未结束。

展望后市,李明玉认为,由于美联储今年从加息周期转为降息周期为确定性事件,虽然市场对降息时间节点的摇摆影响金价走势,但降息周期将开启的确定性导致市场看涨黄金的意愿较为强烈,继续推升金价。

在黑崎资本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兴文看来,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放缓的情况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在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黄金价格得到了有力的支撑,尽管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波动,但长期来看,金价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投资者是抛还是追?

既然金价仍将有望上行,现在该投资吗?又该怎么投资?

关于黄金的投资价值,陈兴文认为,尽管金价已高,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黄金作为一种长期战略资产,仍然值得投资者持有。对于寻求资产多元化和风险管理的投资者来说,黄金ETF等黄金相关投资产品可以作为投资组合中的“避风港”,帮助平滑投资组合的波动,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

“经过新一轮的上涨,金价已突破历史高位,后市是否会持续走高,得看地缘政治问题是加剧还是得到缓解。从目前中东地区与俄乌局势的发展看,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金价或在短期内进一步上涨。”广东省国信产业研究院总经理郑彦欣认为,总体而言,金价已达高位,上涨有限,下跌空间大于上涨空间,当下建议谨慎配置。

在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刘雨萱看来,低杠杆、长时限的投资方式下,黄金仍然值得买入。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在黄金波动不断加大之际,投资者要谨慎持仓,注意调整交易策略。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提醒,从黄金的历史波动看,年化绝对收益不高,投机氛围过热,短期急速冲高会透支未来的涨幅,更适合在震荡期逢低买进配置,追高买入则增加了持有成本,降低了年化回报。

变化

销售呈现两极分化

当前不少金店的黄金销售呈现“两极分化”状况,一面是投资类黄金(金条)的购买需求与日俱增,一面是迭创新高的足金价格令首饰金销量不够理想。

“4月以来,我们的首饰金销量基本处于近期低位,反而是金条销量支撑了门店整体营业额上升,赚到了金价上涨的红利。”上海地区一黄金零售商表示。

在他看来,投资类黄金之所以突然大受欢迎,主要受四大因素影响,一是投资类黄金价格明显低于足金价格;二是越来越多消费者意识到,若自己将黄金作为投资工具,投资类黄金才是更合适的产品;三是投资类黄金在回购环节的价差损失更低;四是大量投资者依然坚信黄金价格有望继续迭创新高。

“一些大户认为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有望攀升至2600~2800美元/盎司,较当前的2300美元/盎司仍有较大上涨空间。原因是美联储年内降息、国际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升级、油价上升令通胀压力卷土重来、全球央行继续购金,都是驱动黄金价格迭创新高的重要推手。”这位上海地区黄金零售商直言。过去一周,多位大户一口气各买了数十克的投资类金条,导致门店的金条库存所剩无几。如今,面对更多大户的投资类金条购买需求,他只能先让客户们预约,等待投资型金条到店,迅速通知他们前来付款购金。

相比投资型黄金购买热,黄金回购业务的热度同样不减。

4月以来,多家上海地区景点的日黄金回购量超过百克。

“这在以往,绝对是不小的回购量。”一家上海地区金店负责人称。这背后,是金价飙涨让前些年购买投资型黄金的消费者看到了获利空间,纷纷出售黄金套现锁定收益。

相比黄金回购热,黄金以旧换新消费也在潮涌。尤其是不少有着婚庆、家庭添丁而购金刚需的年轻人,纷纷用旧金+部分资金,“置换”成新款黄金首饰,以降低自身的实际购金成本。

缩减金饰加工规模

面对迭创新高的金价,国内金饰加工企业也迎来“幸福的烦恼”。一方面是金条等投资型黄金的订单需求明显增加,另一方面是金饰订单需求在减少。

这令不少金饰加工企业感慨“增收不增利”。毕竟,金饰加工费用较投资型黄金更高,能令金饰加工企业“多赚三五斗”。

为了维护与下游黄金零售商的业务关系,目前众多金饰加工企业也迅速调整了业务方向,增加投资型黄金的业务量,相应缩减金饰加工规模。

“但是,我们与下游黄金零售商也约法三章,目前只接受来料加工业务合作,不参与自营业务。”一位深圳地区金饰加工企业负责人如是表示。

所谓来料加工,即黄金零售商采购黄金原材料并承担金价涨跌风险,金饰加工企业只负责按零售商要求,将黄金加工成他们所需的金饰或金条,只赚取相应的加工费用。

自营业务,则是指金饰加工企业会通过代理商,自行向上海黄金交易所采购黄金原料并加工成金饰,再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出售给下游零售商,若金价持续上涨,金饰加工企业将赚取金价上涨+加工费双重收益,反之金价下跌,金饰加工企业将自行承担黄金采购亏损风险。

即便部分金饰加工企业存在一定规模的自营业务,也在通过自己另外创建的黄金零售门店,以黄金零售价折扣方式加快销售黄金库存,避免金价突然下跌导致手里的黄金存货“大幅亏损”。

一位水贝地区金饰加工企业人士表示,目前他们正将自营业务所积攒的黄金原料,加工成金条等投资型黄金产品加快销售速度。尽管投资型金条的加工费相对较低,但这项业务可以通过“跑量”,减弱企业的黄金库存“贬值”风险同时盘活资金效率。

支招

黄金变现如何落袋为安

不少消费者正在考虑将手里的黄金变现,以落袋为安。有哪些靠谱的黄金回收渠道?回收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查询当日的回收价格?去哪里寻找回收店铺或银行网点?

回收现有哪些渠道

一是品牌金店。

部分品牌金店会提供黄金回收服务,但具体的回收规则因品牌而异。一些品牌金店并不支持相关服务,而是倾向于提供以旧换新服务。一些提供回收服务的品牌金店,也可能只支持回收自己品牌的黄金产品,有时或需要消费者提前预约。

通常情况下,在服务网点检测并由客户确认金价后,成交金额实时或最晚在3个工作日内到账。

二是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也是黄金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部分银行针对客户的实物黄金变现需求,代理第三方实物黄金产品收购企业收购客户持有的实物黄金产品。目前,回收自家销售的黄金产品,是多数银行的主流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银行网点都提供黄金回收服务,消费者需要到指定的网点进行办理。

三是典当行。

典当行在黄金回收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便捷性,通常不限制品牌和种类。部分典当行支持上门回收,消费者也可以到店回收。若消费者距典当行距离远,时间不方便,也可以邮寄或者同城闪送。但需注意的是,一些典当行可能会根据黄金产品的纯度等收取一定的损耗费用。

四是线上黄金回收平台。

线上黄金回收平台通常提供全品类黄金回收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平台App等渠道完成黄金回收订单,享受上门回收等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需选择靠谱平台,谨防商家以黄金不纯、磨损严重、没有发票等理由进行压价。

回收渠道价差如何

一是品牌金店。

以中国黄金的线上实物黄金回收业务为例,成交价格由该公司参照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现货合约的实时金价进行设定,实物产品成交价格在客户确认的实时金价基础上减去一定的服务费差确定。

实际成交重量=检测称重*检测成色(含金量)

实际成交总价值=实时金价*实际成交总重量

服务费=实际成交重量*N元/克-优惠券金额(中国黄金品牌3元/克,其他品牌10元/克)

客户应付费用=服务费+快递费

实际到账金额=实际成交总价值-客户应付费用

4月6日,“中国黄金回收平台”小程序显示的实时金价为549.94元/克

二是商业银行。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回购产品价格由回购基础价格减去一定回购价差确定。

回购基础价格由工商银行参照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价格设定,回购价差根据实物黄金产品的类型确定。工行品牌金回购价差为4元/克,非工行品牌金条和其他黄金产品回购价差为10元/克。

4月6日,工商银行手机App显示的工行品牌金的实时回购价为533.50元/克,成色Au99及以上其他黄金的实时回购价为527.50元/克。

三是典当行及线上回收平台。

4月6日,某家位于北京市的典当行人员报价537元/克。

4月6日,某家线上回收平台人员报价550元/克,但表示损耗费等其他费用需具体以实物为准。

如何查询回收价格

一是前往店铺或银行网点,询问回收价格;二是拨打客服电话,询问相关信息;三是搜索小程序或App,进行线上查询。

以中国黄金为例:进入“中国黄金回收平台”小程序,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后,首页可出现实时金价,点击“我要卖金”进行查询。

以工商银行为例,消费者可通过手机App点击“贵金属”板块中的“黄金回购”,查询“实时回购价”和“回购网点”。或者通过“中国工商银行客户服务”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业务大厅”,在投资理财栏目点击“黄金回购”,选择省市及回购类型。

回收注意哪些事项

一是了解当前黄金市场价格。

在决定将手中黄金变现时,了解当前的黄金市场价格十分重要。消费者可通过查看上海黄金交易所等权威机构发布的实时金价来了解行情,有助于在黄金回收时获得满意的价格。

二是选择合适的回收渠道。

根据个人情况和所持黄金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回收渠道极为重要。不同的回收渠道(如品牌金店、商业银行、典当行、线上平台等)有着不同的回收政策,包括回收价格、损耗费用、服务费、检测费等。这些费用会影响消费者最终的回收收益,因此需要认真比较。

三是留意检测、鉴定等过程。

损坏或不完整的黄金产品可能会影响回收价格。在黄金回收过程中,回收方会对黄金进行检测和鉴定。消费者需留意这一过程,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在线上平台进行黄金回收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交易安全。确保交易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泄露敏感信息。

不同的回收渠道有着不同的回收流程和周期。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消费者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不必要的等待。

■提醒

切勿掉入这些坑

扬州市消费者协会曾专门发文揭露黄金饰品回收容易踩到的五个“坑”,提醒消费者不要上当受骗。

第一个“坑”是“八两秤”。商家看准了消费者急于出手黄金的心理,于是先用高价作为诱饵,之后便会使用最为常见的行骗手法就是在秤上做手脚,行内俗称“八两秤”。回收黄金应选择最为准确的黄金测量方法,就是使用专业的高精密珠宝电子秤/天平,且单位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第二个“坑”是“有磨损”。有时候商家称首饰戴太久磨损厉害,所以会少克重。黄金的韧性高,一般3年到5年磨损度不会超过0.5克。

第三个“坑”是“扣杂质”。商家会说首饰纯度有问题,每克要扣除20元。这种说法一般是欺骗那些对自己的首饰不了解的消费者。

第四个“坑”是“手续费”。商家会说消费者的首饰没发票,收起来很麻烦,要收200元手续费。

第五个“坑”是“王水”偷金。部分黑心商家会在清洗液中掺入硝酸,即俗称的“王水”。黄金浸入“王水”会被溶解,浸泡越久溶解越多。

据国际金融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证券报

历史上6次黄金牛市

第1次(1971~1974年)

金价从35美元/盎司涨至184.27美元/盎司,涨超427%。

第2次(1977~1980年)

金价从109.93美元/盎司涨至675.31美元/盎司,涨超514%。

第3次(1985~1987年)

金价从299.1美元/盎司涨至486.13美元/盎司,涨超63%。

第4次(2001~2008年)

金价从260.48美元/盎司涨至968.43美元/盎司,涨超272%。

第5次(2009~2011年)

金价从760.9美元/盎司涨至1771.9美元/盎司,累计涨133%。

第6次(2018~2020年)

金价从1167.10美元涨至2089.0美元,涨超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