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营收跃升全球第二
版次:006 2024年05月24日
中芯国际
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带动,中芯国际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9.7%。这也是中芯国际的季度营收首次超越联电(17.1亿美元)、格芯(15.49亿美元)两家国际大厂,暂时成为仅次于台积电的全球第二大纯晶圆代工厂。
营收增长高于预期
中芯国际17.5亿美元的季度营业收入,高出市场预估的16.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4.62亿美元相比,则实现了19.7%的增长。
中芯国际的营收可分为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和其他两部分,其中,晶圆代工收入占9成以上。具体从应用分布来看,其晶圆代工收入主要来自智能手机、电脑与平板、消费电子等应用,贡献达七至八成。
中芯国际营收的增长,主要来自下游需求的拉动。
可以看到,其来自智能手机客户的营收占比,从2023年一季度的23.5%,提升至当前的31.2%。此外,随着本土汽车品牌的成长,中芯国际的工业与汽车收入占比在2024年一季度达7.2%。中芯国际在该板块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多个项目已试产。2023年,其28纳米超低功耗平台、40纳米嵌入式存储工艺汽车平台、4X纳米NOR Flash工艺平台、55纳米高压显示驱动汽车工艺平台等项目已完成研发,进入小批量试产。从晶圆尺寸来看,中芯国际代工的晶圆目前以12英寸为主,收入占比超过80%。12英寸晶圆逐步兴起的趋势,与中芯国际的产品结构相吻合,也推动了其营收的提升。
在中芯国际一季度营收增长近20%的同时,格芯与联电的增长均陷于停滞,甚至环比下滑态势。格芯2024年一季度的毛利润为3.93亿美元(约合28.37亿元人民币),相较2023年四季度的5.25亿美元大降25%,同比也下滑了24%。联电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财报显示,其合并营收546.3亿元新台币,环比减少0.6%,同比则增长0.8%。
内地同行业绩如何?
相较于中芯国际的营收规模扩大,内地芯片代工三巨头之一的华虹公司则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2024年一季度,华虹公司实现营收4.6亿美元,同比下降27.1%,环比增长1%;且净利润仅为3180万美元,同比下降79.1%,环比下降10.1%。华虹公司解释称,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影响了一季度的营收和毛利率。毛利率方面,华虹公司一季度仅为6.4%。
从晶圆产品看,华虹公司一季度来自于8英寸晶圆和12英寸晶圆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4亿美元和2.2亿美元。
位于合肥的晶合集成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其实现营业收入22.28亿元,同比暴涨104%,实现了连续四个季度环比增长;归母净利润为7926万元,同比暴涨124%。毛利率方面,晶合集成达到24.99%,同比增长16.97个百分点,环比则减少了3.36个百分点。
对于营收的暴涨,晶合集成表示,主要为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技术实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回升、市场整体需求有所回暖所致。利润暴涨,主要因为其营收同比增长,以及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单位销货成本下降、毛利率同比增长所致。
三者业绩增长的明显差异,或主要与各家代工的优势领域相关。华虹公司主打“特色IC+功率器件”代工,而晶合集成则是“面板显示驱动IC”等领域代工龙头,后者下游应用有更强的增速。
产能利用率改善明显
芯片代工是重资产、强技术迭代的行业,中芯国际也一直保持高强度投入。
2023年,其资本开支约为528亿元,同比提升22%,主要用于推进12英寸工厂和产能建设计划。2024年,其将继续推进扩产计划,预计资本开支与上一年大致持平。
但是,在持续多年扩产后,目前中芯国际也存在产能利用率下降的问题。需求得不到释放,或将影响中芯国际利润率。
2023年,中芯国际的晶圆销售量(约8英寸)为587万片,折合月产能达到80.6万片,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5%。2024年一季度,中芯国际的月产能为81.45万片晶圆,产能利用率为80.8%,环比提升了4个百分点,同比则提升了12个百分点,可见,随着下游需求放量,其产能利用率得到明显改善。
中芯国际2024年一季度在营收高增长的同时,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降68%,至5.09亿元。
对于净利润下滑,中芯国际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产品组合变动、折旧增加及投资收益减少所致。可见,较强的资本开支在帮助中芯国际增加市场份额的同时,产生了较高的资产折旧,对其净利润有一定影响。
增收不增利的中芯国际,显然还处于漫长的爬坡期,其能否稳固捍卫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的地位,有待观察。
据全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