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
版次:010 2024年06月14日
随着一批ST股被敲响“退市警钟”,投资者们对ST类股票也在更加小心谨慎。
近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答记者问。证监会表示,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其中,ST为“其他风险警示”,不会直接退市。这些上市公司的相关问题和风险,大多已通过立案公告、责令改正措施、财务信息披露等方式多次反复提示。*ST为“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全年退市47家,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表现—
ST板块累计下跌32%
新“国九条”中有关退市制度的安排发布已有1个月有余。Wind数据显示,自新“国九条”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4月15日至6月7日,ST板块累计下跌32%。
华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表示,政策和基本面是导致当前ST板块偏弱的主要原因。新“国九条”对分红不达标的公司实施ST,加大对财务造假、内控失效的退市力度,调高财务和市值指标的退市下限;新规的长期影响较广,绩劣公司风险较大,根据测算,长期来看重大违法类、规范类、财务类、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可能都会有所上升。
“近期ST板块表现偏弱,一个方面的原因是投资者担心绩差公司的退市风险上升,但退市新规也设置了一定过渡期,短期内退市公司可能并不会明显增加。”邓利军分析。
基于当前盈利上升、信用回落的宏观环境,历史经验上中大市值的公司表现更占优。邓利军进一步分析,首先,从盈利周期、库存周期、PPI周期和保增长政策对经济修复的推动来看,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和A股盈利增速自去年三季度见底后,今年至今都是处于上行周期中;其次,由于投资增速偏弱、房地产销售下行,中长贷增速自去年三季度见顶后,今年以来都是处于回落周期中;最后,历史上盈利上行、信用下行时期,A股市值前40%的公司表现相对占优,核心因素是在这些阶段中大市值的公司有明显的盈利优势。
此外,不少上市公司因收到交易所的年报问询函而被投资者视为“问题股”,股价也出现大幅下挫。例如,6月3日晚间,恒信东方、联建光电、天禄科技、捷成股份、中创环保、蓝盾光电等9家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年报问询函,次日这些公司股价集体深跌。
邓利军指出,市场对问询函、监管函敏感,代表A股投资者已经对绩优和分红等价值投资导向有共识,也表明资本市场改革正在大力度深入推进。
随着A股退市力度加大,市场优胜劣汰提速。
在此之前,5月29日晚,深交所发布公告,决定终止*ST中期、*ST新纺两家公司上市。在此之前5月28日晚,*ST同达、*ST园城和*ST碳元也同时收到了上交所发布的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书,公司股票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6月4日,*ST同达、*ST园城、*ST碳元均公告表示,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6月5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6月26日。
6月5日,*ST中期、*ST新纺公告表示,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6月6日,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6月27日。
6月6日,*ST中期、*ST新纺的股价分别暴跌75.17%、60.87%,总市值分别仅为1.30亿元、1.50亿元。
—影响—
强退数量或创历史新高
证监会指出,2024年以来,沪深两市新增99家公司股票被实施ST或*ST,其中,ST公司44家、*ST公司55家。与往年相比,沪深两市2021年、2022年、2023年同期新增此类公司117家、78家、81家,今年到目前为止变化不大。截至目前,沪深两市ST板块共有169家上市公司,其中,ST公司85家、*ST公司84家,数量略少于2021年(202家)、2022年(184家),略多于2023年(164家)同期。
证监会进一步披露,根据市场规则,每年4月30日年报披露结束后,问题公司的股票会因各种原因被实施ST或*ST,包括财务数据不达标、大额资金被大股东占用、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等。按照4月底新修订的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的主要变化是,为严惩造假行为,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行政处罚但未达重大违法退市标准的,将被实施ST,目前已有7家。
A股市场优胜劣汰效应日益凸显,强制退市企业数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截至2024年5月底,A股已有9家上市公司因触及交易类和重大违法类指标完成退市,被退市风险警示(*ST)和其他风险警示(ST)的企业数量达到75家,创历史同期新高,表明市场对绩差企业的出清力度进一步加大,强制退市的企业数量也有望迎来新高,年化退市率或将突破1%。
此外,国金证券称,财务类退市风险最大,预计随着新规过渡期结束财务类指标的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在A股被“戴帽”的企业中,有52家因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风险警示,占比近七成。此外,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报数据测算,若按新规提出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标准,不满足该指标的企业将增加89家,未来或有更多上市公司因不满足财务类指标而面临退市。
相比之下,触及分红风险警示企业数量开始减少,上市公司分红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升。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本次修订的退市规则新增了分红风险警示,对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采取ST处理,重点将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纳入ST情形,从而提升上市公司分红主动性,更好回报投资者。基于披露的2020年至2022年年报数据,触及分红风险警示的企业数量为114家,包括主板89家、双创板块25家,但结合最新披露的2023年年报数据,触及该指标的企业数量则降低至61家,说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在今年提升分红比例以规避未来ST风险,上市公司分红主动性明显提升,投资者获得感逐渐增强。此外,退市新规之后仅有1家科创板企业被实施ST,监管对科创板企业“包容度”较其他企业更高。
—走势—
质地较差公司将边缘化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在答记者问时指出,上市公司退市后,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对于退市前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证监会高度重视涉及退市的投资者保护工作,坚持对上述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一追到底”,对退市过程中的市场操纵、财务造假等行为依法严惩,并多渠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长期来看,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认为,A股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第一,质地较差的上市公司逐渐被市场边缘化,优质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第二,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市场的整体质量会提升;第三,监管层对于不法行为的监管和惩处,会优化市场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强化监管是长期的行为,只有在保证市场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关
年内“大肉签”频现 打新赚钱效应明显
6月12日,达梦数据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开盘涨幅一度超过250%,截至收盘,股价收涨近177%。
作为国内数据库基础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者,达梦数据上市前就备受市场关注。截至当前,中国软件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近19%。在各种“光环”的加持下,达梦数据上市首日盘中最高涨幅达260.32%,最高价至313.33元/股,与86.96元/股的发行价相比,投资者中一签新股(500股)最高赚11.32万元,公司成为年内“第二赚钱”新股。
据统计,截至6月12日,2024年以来共有41家新股上市,按照上市首日最高价与发行价对比,24只新股最高打新收益超过1万元,2只新股超过10万元,位居首位的是诺瓦星云,发行价126.89元/股,上市首日最高价达到418.68元/股,打新最高收益达到14.59万元;其次是达梦数据,打新最高收益11.32万元。利安科技、汇成真空打新最高收益分别为7.59万元、4.59万元。
相关机构表示,近期上市新股表现火爆,日内交投收益较为可观,可见资金对新股及次新板块的关注并未降低;尤其是新股上市首日交投火热,资金博弈意愿更是大幅升温,抢筹现象有所凸显,新股及次新板块相对活跃或依旧可期。
新股首日表现整体亮眼,一方面在于新股资源的稀缺性,另一方面这些公司作为细分行业领域龙头,核心竞争力突出。
不过,将时间线拉长发现,狂欢过后,新股市场逐渐趋于理性,上市次日起,不少公司股价逐渐回调。一些具备核心优势、明确发展规划且估值合理的公司仍具备长足的发展空间。
据经济观察网、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