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保壳”失败 迪马“面退”?

版次:009    2024年06月28日

为了“保壳”,这家知名房企的母公司拼了——一个多月以来,ST迪马及其控股股东三次宣布与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战略合作,股价接连走出“地天板”,还因为存在炒作公司股价嫌疑多次遭监管问询,但最终该公司仍走到了退市这一步。

24日开市起便停牌

6月22日,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披露,该公司于6月21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

在这份监管工作函中,上交所表示,ST迪马在2024年5月24日至2024年6月21日期间,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1元,根据相关规定,该股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ST迪马自6月24日开市起停牌,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将在该公司提出听证、陈述和申辩的有关期限届满或者听证程序结束后15个交易日内,就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宜进行审议,最终作出相应的终止上市决定。

上交所表示,ST迪马应尽快聘请主办券商,做好公司股票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具体安排和信息披露工作,确保公司股票在摘牌之日起45个交易日内可以挂牌转让。

ST迪马原证券简称为“迪马股份”,是知名渝派房企东原地产的母公司。

渝股民企上市第一家

迪马股份是重庆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其控股股东为重庆东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后者的董事长罗韶宇是重庆知名富豪,早在2006年,重庆有7名富豪入围福布斯富豪榜,罗韶宇就是其一。据东银控股官网介绍,罗韶宇实控的商业版图,涉及特种汽车制造、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矿业开采、金融业、石化业、智慧农业等领域。

1998年,罗韶宇成立重庆东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迪马股份的前身——重庆中奇特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收购重庆汽车改装厂,专门制造各种高科技专用车,如防弹运钞车和警用车等。2002年,迪马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03年,罗韶宇开始涉足房地产业,2014年,通过资产重组,地产板块也注入迪马股份上市公司体系。目前,迪马股份拥有专用车制造、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服务三大板块业务,其大部分营收都来自于旗下子公司东原地产。在发展巅峰时期,东原地产曾喊出过销售额千亿的口号,其规模顶峰是2020年,根据克而瑞统计,那一年东原地产年销售额602.1亿元。

从2021年起,迪马股份也深陷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困境中,该公司2021年度亏损20.54亿元,2022年亏损34.97亿元,2023年亏损36.51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超过90亿元。

今年5月6日,迪马股份收盘价触及0.95元/股,首次低于人民币1元,面临交易类强制退市风险。此外,因为已经连续三个会计年度亏损,根据相关规定,该公司股票于5月6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更名为“ST迪马”,仅在风险警示板交易,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5月7日,迪马股份首次宣布在公开债务市场违约。

曾进行多轮自救

在这之后,ST迪马打响了“保壳战”,进行了多轮自救,也曾一度将股价拉抬到1元以上。

5月7日,东银控股披露该集团与国资重庆江南城建签订了《战略投资框架协议》,拟通过进行司法重整,实行资产、债务、权益以及业务等一揽子重组,推动企业脱困。该消息一度让东银旗下两个上市平台“ST迪马”与“智慧农业”双双涨停。

5月13日,ST迪马又公告称,公司与华润渝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渝康”)签订《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华润渝康为重庆首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从事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企业性质为央企,注册资本50亿元。

与此同时,ST迪马还表示正在统筹安排资金启动增持计划,控股股东及董事高管人员拟合计以3200万元-53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该消息一出,ST迪马上演“地天板”行情,5月14日股价从跌停拉升至涨停,5月15日、16日又连续上涨。

6月7日,ST迪马又公告称,公司与地方国资重庆发投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至此,ST迪马已经三次对外宣布将与国资背景的企业进行合作,但因为合作事项不明确,该公司也多次接到监管部门问询函,并要求ST迪马自查是否存在利用无约束性框架协议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

6月13日,ST迪马又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重庆多个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东银集团以及ST迪马的帮扶支持力度,全力维护上市公司稳定;东银集团表示,将加大力度调度资金,进一步增持,全力维护上市公司主体地位。该文发出后,ST迪马又一次走出“地天板”。

普通股东仍有8.2万

但是同日上交所便对ST迪马以及东银控股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监管警示,明确该公司存在信批违规行为,通过非法定信息披露渠道发布影响公司股价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在释放利好消息、股价涨停以及遭监管问询多次轮番上演后,ST迪马最终还是走到了触及终止上市条款这一步。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ST迪马普通股股东总数仍有8.2万。

与此同时,ST迪马的控股股东“东银控股”的重整申请已于6月19日获重庆市第五中级法院裁定,正式进入重整程序,不过,东银控股能否重整成功尚存在不确定性,若重整失败,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清算的风险。

据第一财经

相关新闻

面值退市警报拉响

多家公司花式自救

新“国九条”发布以来,A股市场加速优胜劣汰。除财务类、重大违法类等多项退市指标外,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的面值退市引发市场关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已有13家上市公司确定退市,其中7家因触及面值退市规则而被终止上市。

退市压力之下,多家股价徘徊在1元/股左右的上市公司采取了多种方式自救,包括回购、大股东增持、寻求注资等。仅6月21日盘后,就有包括*ST威帝、*ST天创、ST万林、*ST贤丰、ST德豪、ST全筑、ST中装等在内的7家ST公司披露回购或股东增持计划。

例如,在收盘价连续11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后,6月21晚间,ST德豪抛出股东增持计划,根据公告,公司股东蚌埠鑫睿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风炎臻选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计划自2024年6月24日起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85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1.7亿元。

同日,ST中装也披露了股东增持计划,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股份的总金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含),不高于人民币400万元(含)。且此次增持计划不设价格区间,将根据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实施增持计划。

*ST威帝则是在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流产”后,抛出回购预案来稳定市场信心。据其披露,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预计回购金额为500万元至10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为3元/股,但该计划尚需股东大会审议。

此外,还有部分公司选择通过业绩说明会、投资者调研等方式,对外发布公司业务动向等信息,以吸引投资者关注。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不少ST公司在面临退市风险时,会采取多项措施来稳定股价,但这些公司往往经营不善、业绩不佳,甚至面临多重风险。即使公司通过回购、增持等手段暂时避免了退市,若基本面没有得到改善,最终还是存在退市风险。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公告,这表明交易类退市指标实质上影响到了相关公司。”柏文喜表示,严监管背景下,市场更加注重公司的内在价值和持续经营能力。

事实上,相关公司五花八门的“保壳”动作,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梳理相关监管函可知,对于处于面值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沪深交易所正紧盯其是否存在炒作股价等情况,并围绕“自救”手段背后的细节、动机进行详细追问,要求公司提示相关风险。

事实上,面临面值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大多存在业绩不佳、盈利能力差、公司治理不规范等问题。

据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