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4年07月05日
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再创新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公募基金规模合计31.24万亿元,今年前5个月增加3.6万亿元,产品数量接近12000只。以稳健著称的固收类产品成为增长主力军,虽然主动权益类基金发展略显乏力,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却大放异彩。
1公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24万亿元,环比增长4648.14亿元。
公募基金产品阵营也持续壮大。截至5月底,公募基金产品数量为11941只,再创历史新高,较4月底增加73只。
就不同类型开放式基金的规模变化情况看,固收类产品规模继续大幅增长。截至5月底,货币型基金规模为13.67万亿元,环比增长2354.2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为6.46万亿元,环比增长3227.84亿元。
权益类基金规模则保持稳定。5月份混合型基金规模有所减少,主要是因为基金净值下跌叠加投资者赎回所致。
此外,随着海外市场上涨,QDII基金也遭遇大幅赎回,不少投资者选择止盈。截至5月底,QDII基金份额为5409.23亿份,较4月底减少212亿份。不过,由于基金净值的上涨,QDII基金规模略增3.57亿元,规模也创下历史新高。
2固收类产品唱主角
今年前5个月,公募基金规模增长了3.64万亿元,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去年底,公募基金总规模为27.6万亿元;今年2月底达29.3万亿元,单月猛增近2万亿元;4月底突破30万亿元,单月增长1.58万亿元。如今,公募规模再刷新历史纪录,超过31万亿元。
开放式固收类产品成为增长主力军。其中,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规模分别增长2.4万亿元和1.15万亿元,二者新增规模合计占总规模增量的90%以上。
今年债券基金发行十分火热,涌现出多只爆款债基。仅6月以来,已有9只基金发行规模在70亿元以上,包括中信保诚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鑫元启丰债券、嘉实中债绿色普惠主题金融债券优选指数、华安鸿福利率债等。
广发证券分析师陈福认为,在资管新规指导下,银行理财打破刚兑、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推动公募基金规模持续扩大。回顾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2017年公募规模突破10万亿元,2021年突破20万亿元。如今,仅3年多时间,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0万亿元。房地产、存款利率等各类核心资产政策有序落地,推动居民财富向公募基金转移,受居民较低的风险偏好带动,固收类产品增速较快,成为公募基金整体规模扩张的主要推力。
3指数基金大放异彩
除了固收类产品强势“吸金”以外,股票型基金规模也稳步向前。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3052.56亿元,近两年规模增长近900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ETF的高速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ETF符合长期资金配置需求,能够作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在主流热门赛道中,包括金融地产、消费、新能源、科技等,近两年多的时间里主动产品收益很难稳定跑赢指数。就产品规模变化看,截至去年底,我国近3年ETF规模增速为115%,近5年ETF规模增速为393%,ETF规模增速远超其他权益基金。这也是投资者在‘用脚投票’。如果无法从主动权益产品中盈利,投资者即使接下来要低位加仓,也更倾向于用指数基金进行投资配置,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高级副总裁鲁亚运表示。
由于大量资金借助ETF入市,“巨无霸”ETF频现。据Choice测算,截至6月27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达到2097.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ETF。此外,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嘉实沪深300ETF等规模均在千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ETF新品密集问世,较受投资者青睐。例如,今年3月,首批10只中证A50ETF均已成立。从整体看,首批中证A50ETF募集规模合计超过165亿元,其中多只ETF募集规模达到20亿元。
焦点
公募上半年 分红超930亿元
今年以来,尽管市场表现震荡,但公募基金分红积极性不减,尤其是ETF产品的分红力度明显加大。数据显示,前六月ETF产品分红总金额和次数同比均大幅增长。
债基仍是分红主力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共有2113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累计分红3046次,同比增长8.8%;分红金额达934.27亿元,同比减少1.5%。
就产品分类看,债券型基金仍是分红主力。年内分红的基金产品中有1894只为债券型基金,占比近九成;分红总额达799.3亿元,占比超85%。
其中,中银证券安进A以12.01亿元成为上半年分红金额最多的债基产品,在全市场分红产品中排在第三位;同时,年内分红次数最多的也多为债基产品,包括工银瑞景定开、嘉实超短债A、工银瑞安3个月定开债等多只债基年内均实施了6次分红。
股票型基金、公募REITs、混合型基金分红总额分别为68.7亿元、38.4亿元、26.1亿元。
尽管年内分红总额同比略有下降,但ETF产品分红积极性明显增强。上半年分红总额、分红总次数分别达58.12亿元、60次,同比分别增长了77%、275%。
三原因推动积极分红
“尽管年内A股市场整体波动较大,但公募基金的分红积极性持续高涨。其中债券型基金和以宽基、红利主题为代表的指数型基金成为分红的两大主力方向。”沪上一基金公司指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通过分红的形式将部分基金收益回馈给投资者,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和投资获得感,增强投资者信心以及倡导长期投资的理念。
二是在当前低利率成为常态的环境中,具有长期分红、稳定分红特征的产品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增强,通过较为稳健的分红形式有望满足追求中长期稳健回报投资者的配置需求。
三是当前A股市场整体仍处震荡格局,资金的博弈与板块的轮动下市场风险偏好较低,部分基金产品倾向于将前期已获得的收益通过分红的形式派发给投资者,既能帮助投资者锁定部分收益,也与当前的市场风险偏好相契合。
相关
私募上半年
“上新”3328只
A股市场持续震荡,但股票策略仍是私募发行市场“主力军”。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上半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数量超过3000只,其中股票策略产品占比超六成。尽管基金发行市场仍处于“冰点期”,但相比于一季度,二季度私募新备案产品数量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数量为3328只,其中股票策略产品数量为2156只,占比高达64.78%。
与去年上半年对比,私募基金发行市场尚处于“冰点期”,但就季度变化看,私募发行显现回暖迹象。据统计,今年二季度,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数量为1703只,较一季度的1625只有小幅提升。
“个人投资者进场意愿依旧比较犹豫,尤其是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净值尚处于1元以下,使得个人投资者情绪低迷。但机构投资者近期抄底意愿有所提升,比如7月部分信托机构将发行FOF产品,投向主要聚焦于权益类的私募基金。所以,二季度以来很多私募管理人发行了匹配机构投资者风险偏好的相关产品。”沪上一位百亿级私募高管坦言。
众多宏观策略机构对于权益资产也愈发青睐。
北京一家头部私募人士认为,权益资产已经调整三年多时间,利好政策陆续出台,股票的性价比正持续凸显,公司当前权益资产仓位占比超过八成。
沪上一位信托公司“固收+”基金经理表示,如果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A股将很有可能迎来反转,有机会实现业绩和估值提升的“戴维斯双击”。后续将在固收的基础上借道ETF增配权益资产。
星石投资首席策略投资官方磊也认为,短期来看,由于缺乏基本面修复弹性的支持,叠加市场对基本面边际向好信号的观望情绪仍存,股市分化或愈发明显。但中期来看,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经济修复最终会体现在上市公司业绩上,A股和港股或将逐渐开启上行趋势。
据上海证券报、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