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交易日在岸回升超1500点、离岸反弹近2000点
版次:009 2024年08月09日
8月5日盘中,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最高已到7.0836,与去年12月份人民币汇率高位持平,一举收复今年以来的贬值“失地”。
受离岸人民币带动,在岸人民币两日内同样涨幅超千点至7.13附近。截至8月5日21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价为7.104,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价为7.124。离岸价、在岸价甚至出现倒挂,且均超过中间价7.1345。
5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攻城掠地,几近收回年内全部失地,重回年初7.10水平附近。其中,在岸人民币汇率强势回升超1500点,离岸人民币涨势更猛,反弹近2000点。
影响1 人民币升值利好进口
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旗下财经视界发文指出,人民币汇率飙升,对我国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财经视界指出,在进出口领域,人民币升值有助于进口行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推动多元化发展,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导致出口企业面临竞争力下降和市场压力增大的挑战。
具体看,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下降,这使得国内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多的进口商品。对进口企业而言,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进口企业可以通过更少的资金购买到更多的进口商品,这有助于进口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进口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进口商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高市场的覆盖率和占有率。此外,进口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不过,财经视界也表示,人民币升值会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也可能抑制国内消费,特别是对于一些替代性强的商品,如电子产品、服装等。这可能会对国内相关行业和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在出口方面,人民币汇率飙升,将增加出口企业运行成本,短期内可能会对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冲击,但长期来看,中国出口行业的韧性和竞争力依然显著。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多种策略规避汇率风险,合理调配采购和销售节奏,降低风险,从而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保持出口行业的稳定增长。
对此财经视界表示,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国际合作、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等,以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同时有效应对其带来的挑战。
影响2
中国外债偿还成本有变数
人民币升值也对中国的外债偿还成本有双重影响。
财经视界分析,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外币债务的偿还成本,因为企业可以用更少的人民币来偿还外币债务。然而,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增加内币债务的偿还成本,因为企业需要用更多的人民币来偿还内币债务。
总体来看,人民币升值对债务偿还的影响取决于债务的币种和企业的负债结构。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企业层面,也对中国整体的经济环境产生了影响。
从A股市场的投资逻辑来看,人民币的升值无疑增强了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吸引更多资金涌入A股市场。这种资金的增加不仅推动了股市的上涨,而且由于汇率升值的预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的乐观情绪。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会使得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投资者感到收益下降,从而可能引发资本外流,寻找投资回报更高的地区。这可能对中国的金融市场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飙升可能导致出口企业利润下降、资本外流、抑制国内消费等风险。
对于人民币汇率后续走势,华泰期货FICC团队指出,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将继续面临较大的波动压力。尽管政策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但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化的背景下,汇率波动性可能加大。
纵深
有利因素增多 人民币汇率弹性趋强
“7月以来,外部环境开始朝着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方向变化。”中金公司外汇专家李刘阳表示,受美国通胀数据降温等因素影响,市场对美联储9月的降息预期有所升温,直接推动美债收益率下行和美元指数回落,从而给予人民币汇率一定的支撑。
同时,人民币与日元升值产生联动。“人民币汇率今年以来的低波动状态,使得人民币作为套息货币的属性并不弱于日元。”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近期日元强劲升值,美股科技股调整,进一步催化日元套息交易平仓,对人民币产生了情绪上的牵引。
此外,政策调控信号集中释放。钟正生认为,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在量的充裕之中,出现了价的抬升,使得人民币贬值势头得到遏制,体现了提高做空人民币成本的调控意图。数据显示,7月以来,CNH Hibor隔夜利率从6月的平均不到2%,迅速升至7月24日的最高5.76%,7月全月平均值达3.3%。
就根源上看,稳增长政策加码也有力提振了外汇市场信心。“近期,央行公告逆回购降息,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跟随调降,国有大行集体调降存款挂牌利率,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钟正生表示,这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信号,对于提振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增强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至关重要。
人民币汇率走势牵动市场心弦。多位专家研判,后续人民币汇率趋于双向波动的特征会更加明显。
外部环境正逐渐向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方向发展。浙商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美股科技浪潮有退潮趋势,美联储降息愈发确定,叠加日本央行维稳汇率的政策考虑,均指向人民币汇率或已度过贬值压力最大的时期。
李刘阳分析,随着美国大选和美联储降息启动时间点的临近,套息交易者可能更倾向将仓位控制在比上半年更低的水平。从遏制外汇套利投机的动机看,我国也仍有必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在相对偏高的水平。
“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可能不会轻易回到此前的偏低弹性状态,双向波动的弹性可能会有所增加。”李刘阳说。
对于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李刘阳分析,未来既取决于中国经济预期的修复和利率的走向,也取决于海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未来如果海外的资产回报率下降,波动性系统性上升,将有利于跨境资本的回流和人民币汇率的走强。”他说。
人民银行日前强调,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关
全球资金再配置迹象显现
中国资产或迎海外“活水”
近日,美股、日股等多个海外市场迎来剧烈震荡。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美股科技巨头纷纷下跌,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于7月下旬创下2022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日经225指数自7月11日的高点回撤逾20%,进入技术性熊市。与此同时,“股神”巴菲特大手笔减持苹果、美国银行股票,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
业内人士认为,疲软的美国7月非农数据引发资金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叠加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大幅提升,可能引发全球资金再平衡,使美股、日股高位抱团筹码加速松动。目前,中国股市被严重低估,综合考虑估值、基本面、政策面等因素,其对于全球资金的吸引力正在显著提升。
海外市场剧烈震荡
自7月下旬开始,今年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的美股科技股纷纷回调。7月24日,包括谷歌、苹果、微软、Meta在内的美股“科技七巨头”单日市值蒸发7680亿美元;同日,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单日大跌2.3%和3.6%,创2022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8月5日,包括英伟达、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亚马逊在内的多只美股科技股在德国Tradegate交易平台继续大幅下跌。
自日本央行上周三加息引发日元飙升以来,日股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8月5日,日经225指数暴跌12.4%,收报31458.42点。至此,日经225指数已从7月11日高点42426.77点回落逾20%,进入技术性熊市。
分析人士认为,疲软的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加剧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的担忧,这些担忧扰乱了全球交易,引发投资者逃离风险较高的市场。
全球资金或现“高低切”
站在当前时点,多家机构认为,近日美股、日股资金流出迹象明显,随着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大幅提升,全球资金或从估值较高资产向估值较低资产切换,中国资产或成为全球资金更好的选择。
兴业证券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认为,8月2日夜盘美股大跌、离岸人民币暴涨,一方面是美国非农数据远低于预期,市场“衰退交易”快速升温;另一方面,也是过去两年美股、美元的拥挤交易出现松动,加大了市场的波动。
中国资产更具吸引力
在机构看来,目前中国股市被严重低估,综合考虑估值、基本面、政策面等因素,其对于全球资金的吸引力正在显著提升。
从估值角度来看,目前中国股市是全球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市场之一。预测显示,2024年中国上市企业的盈利有望保持增长势头,预计每股盈利增长率在15%左右。
此外,资本市场改革有利于中国股市的长远发展。目前中国上市企业分红率偏低,而现金相对市值比偏高,因此发放股利的空间仍然较大。未来如果有更多能够持续分红、现金流健康的企业出现,中国股市的可投资性将越来越强。
据时代财经、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