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9 2024年11月15日
一系列增量政策正助推中国资产重估,外资加码中国的趋势越来越清晰。
10月,境外上市中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录得人民币1115亿元的净流入,截至月末规模达到人民币8180亿元,单月增幅为9%。
与此同时,全球主动基金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仓位也有所反弹。近期,贝莱德、富达、高盛等多家外资机构频频现身于A股上市公司调研名单,积极关注中国资产重估状况。
境外中国ETF吸金千亿
近日,易方达香港发布了2024年10月全球ETF资金流向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基金(含中国境内)当月共流入中国股票市场241亿美元(约人民币1732亿元)。
具体看,10月,境外上市的中国ETF净流入资金为人民币1115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净流入1090亿元,流入规模明显大于前9个月。流入规模较多的ETF主要追踪宽基指数,含富时中国50、沪深300、MSCI中国等指数。截至2024年10月末,在全球范围内,境外投资中国的ETF共计334只,总规模达人民币8180亿元,较9月、8月分别上涨9%、37%。
富途数据显示,在纽交所上市的基金——中国大盘股ETF-iShares的资产规模自8月底就开始逐月大增,并在美国时间10月11日达到108.6亿美元,这也是在美上市的中国股票ETF规模首次突破100亿美元。截至11月7日,中国大盘股ETF-iShares资产规模为101.34亿美元,较9月30日的48.61亿美元增长52.73亿美元。
此外,截至11月7日,MSCI中国ETF-iShares、沪深300中国A股ETF-德银嘉实的资产规模分别为59.55亿美元、36.63亿美元,较9月30日的资产规模分别增长11.77亿元美元、17.56亿美元;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Direxion的资产规模为19.3亿美元,较9月30日的12.49亿美元增长6.81亿美元。
全球主动权益基金加仓
在大量资金借道ETF流入中国股票市场的同时,全球主动权益基金也提高了中国股票的配置。
来自易方达香港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数据延迟一个月发布),全球主动基金对中国的配置相较基准低配了2.64个百分点。尽管相较基准仍为低配状态,但低配程度已较8月的3.63个百分点有所降低。此外,中国股票在全球主动基金中的仓位约为6.3%,较8月的5%出现小幅反弹。
实际上,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报也已显露外资加码中国的迹象。Wind数据显示,按照进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行列作为统计口径,截至三季度末,已有30余家QFII机构在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榜上有名”。这些机构合计持有1250家(若多家外资机构持有同一家A股上市公司,则重复计算)A股上市公司股份,创近两年最高水平,较二季度末增加166家,为近两年增加数量最多的一次。
在三季度末的外资持股名单中,多只大牛股频频现身。比如,曾在三季度表现出色的深圳华强、国中水务、博士眼镜,以及二季度股价一度涨逾6倍的正丹股份,其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单均有外资机构进驻。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正在提升。在外围环境逐步宽松、国内支持性政策进一步加码的背景下,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持续增强。近期,贝莱德、富达、高盛等多家外资机构接连现身于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名单,部分被调研标的获外资机构新给予“买入”评级;另外,一些外资机构还新推出布局A股资产的基金产品,无不体现出对中国资产的看好。
外资巨头看好中国资产
自9月底一揽子政策落地以来,中国股票市场迅速回暖,风险偏好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多家外资巨头近期相继发声,表示看好一揽子增量政策对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长的提振,中国资产中长期具备显著的配置价值。
近日,摩根资产管理发布四季度环球市场纵览,指出当前A股已从情绪修复反弹进入基本面驱动行情阶段,未来企业盈利恢复或将是行情持续的核心变量,建议投资者关注A股“核心资产”与各行业中具备“新质生产力”的龙头公司。
摩根资产管理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认为,9月底以来的政策宽松超预期,快速提振当前投资者信心,改善投资者对未来上市公司盈利和市场流动性的预期。未来国内市场或将进入企业基本面验证期,特别是国内财政政策的持续释放,将从国内生产复苏和消费需求两个维度拉动市场回升,行情或将进入企业业绩支撑的价值回归阶段。
景顺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施洛斯伯格在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表示,中国处于消费、绿色转型和技术发展的时代潮流之中,景顺正积极布局与中国新质生产力相关的ETF,并基于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
此外,高盛也在10月5日将中国股市上调至“超配”的一个月后,再度发布研报“唱多”中国资产。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及团队在11月4日发布的研报中,维持了对中国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并预计未来12个月这两个市场的潜在回报率在20%左右。
焦点
外资瞄准A股电子股
四季度外资机构聚焦电子股投资机会!
四季度以来,顶级机构持续关注A股市场。近期的调研数据显示,外资机构对电子板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贝莱德、瑞银、摩根士丹利、花旗、高盛、富达等知名外资频频出现在多家电子类上市公司的调研名单中。
立讯精密、海康威视、水晶光电等电子公司成为外资机构重点关注的对象。具体而言,贝莱德、瑞银等机构密集调研立讯精密,重点了解其对消费电子类产品关税变动的看法;富达、高盛等机构关注海康威视的海外业务拓展及AI编程能力提升;摩根士丹利、花旗等机构则深入探讨水晶光电的汇率风险管理问题。
贝莱德、瑞银等调研立讯精密
10月28日,立讯精密举行了分析师会议,吸引了四百余家机构的参与,其中包括瑞银、美林、摩根士丹利、贝莱德、花旗、高盛等。
立讯精密的产品主要涵盖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及医疗等领域,提供一站式多品类核心零部件、模组及系统级产品。
在分析师会议上,投资者提问公司,如何看待未来在消费电子上可能出现的关税问题。立讯精密表示,如果有新的挑战,短期内的成本会传导到客户端,客户端承受不住就会向终端消费者进行传导。在过去的5年,无论是贸易战还是地缘政治所带来的冲击,大家都已经有妥善的解决方式。作为中国厂商,公司希望把更多的产品留在中国制造,但如果无法避免,也有海外产能来减少客户在成本上的压力。
富达、高盛等调研海康威视
10月26日,海康威视举行了业绩说明会,吸引了三百余家机构的参与,其中包括富达、高盛、路博迈等。
海康威视是领先的视频产品和内容服务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领先的视频产品、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与内容服务。
在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问,从目前看,海外业务的发展大概走到了什么阶段。海康威视表示,海外视频产品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进入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在渠道体系里补充了大量的非视频产品,现在能看到非视频产品的收入增速比视频产品明显要快。此外,公司正在从比较简单的产品型销售走到项目式销售的过程中,目前看东南亚、中东等地的项目需求是比较明显的。
同时,有投资者询问公司在AI编程能力方向上的提高。海康威视表示,公司也在探索这一领域,因为公司内部研发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编程工作,是否能用工具化的措施来实现底层重复性的工作也是提质增效的其中一个思考方向。目前公司很多的AI工具都先应用在了自己内部,如果有很好的进展,会及时与市场进行交流。
摩根士丹利等调研水晶光电
10月29日,水晶光电举行了业绩说明会。此次调研吸引了三百余家机构的参与,包括摩根士丹利、花旗、威灵顿、Point72等。
水晶光电是国内专业从事精密薄膜光学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知名光电元器件制造的企业,专业从事光学影像、薄膜光学面板、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等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该公司已构建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五大业务板块。
业绩会上,有投资者提问,汇率的波动对于公司有多少的影响,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此,水晶光电表示,公司的出口比例确实很高,如果汇率波动较大,在财务数据层面对公司会有一定的影响。今年,从汇兑损益来看,1~9月公司汇兑收益1000多万元人民币,相较于去年同期基本上持平。
水晶光电认为,汇兑能够实现收益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及装备大多是海外进口,可以平衡一些外汇损失;第二,通过公司的跨境资金池,公司及子公司范围内外汇支付可以互相调剂;第三,当汇率波动比较大的时候,通过银行的金融工具,远期锁汇来控制财务费用;第四,公司每天都在关注汇率波动的情况,根据汇率波动适时结汇来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