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扎堆拥抱“E”时代

版次:009    2024年12月27日

2024年,ETF发行市场仍然延续了此前较快增长势头,其中股票ETF占据绝对优势。截至目前,全市场ETF“千帆竞发”,品类“货架”愈发充实,总数突破千只,资产规模合计超3.7万亿元,投资范围涵盖股票、债券、商品以及多个跨境市场。

全市场ETF数量超过千只

2024年ETF发行市场即将落下帷幕。就全年发行情况看,以中证A500指数产品为代表的宽基ETF成为今年发行市场的重要助推,与此同时,包括沙特ETF等在内的多只跨境ETF问世,对全球市场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作为统计标准,截至12月19日,今年以来共发行ETF产品152只,发行份额合计为1072.76亿份,与2023年全年的发行水平基本持平。就发行结构看,股票型ETF的发展占据绝对优势,总数量为139只,发行份额988.71亿份,占比为92.16%。

ETF“货架”越发充实。今年来已有首批中证A50ETF、首批沙特ETF、首批中证A500ETF等先后获批上市。

以今年发行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为例,自中证A500指数发布以来,已有超40只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成立,规模合计超过3000亿元。

此外,今年7月,沪深交易所与沙特交易所集团合作推出的境内首批投资沙特市场的跨境ETF产品正式在境内上市,分别为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截至目前,两只沙特ETF的总规模均在2亿元以上。

自2019年以来,ETF发行已经历了持续数年的快速增长,年发行份额均在千亿份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场ETF数量已达1029只,市场总份额合计为26426.83亿份,资产净值合计为37188.22亿元。

“一方面是因为ETF市场机制更趋优化、产品创新提速。”汇添富基金指数与量化部副总监过蓓蓓称,从2004年第一只ETF由单市场产品开始发展,到2013年首批跨市场行业ETF推出,再到2015年分级基金退出市场后,ETF成为满足交易需求的主要工具;ETF交易机制不断优化,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最近两年机构投资者也开始纳入ETF投资,成为提升市场规模的另一股“中坚力量”。

在ETF市场高速扩容的带动下,宽基指数ETF也持续做优做强。市场规模目前迈入千亿元“大关”的ETF已有7只,分别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

被动投资首次超越主动类

从公募基金行业来看,2024年,大小基金公司都在抢抓指数基金的风口,ETF则成为最亮的星,吸引众多公司竞相入局。

从ETF的情况来看,头部基金公司重在补齐产品线,打造更全的ETF货架,几乎布局了所有宽基指数,同时布局不同的行业主题ETF。中小基金公司也不惧高成本积极入局。今年以来,西藏东财基金已布局多只ETF。兴业基金、中金基金等公司,在时隔多年后再次上报ETF新品。

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由于ETF同质化程度较高,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单从费率来看,超过一半的公司采用“0.05%托管费+0.15%管理费”的低费率模式。

指数投资蓬勃发展的同时,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的市场格局也悄然生变。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被动指数型基金持有A股市值达3.16万亿元,首次超过同期主动权益类基金2.89万亿元的总市值。

就三季报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单季度规模双双增长超千亿元。同期,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也增长超过500亿元。

指数产品也已成为各基金公司实现“弯道超车”或者扩大领先优势的重要工具。今年三季度,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等头部基金公司的指数型基金和非货币ETF的单季增长规模都超过千亿元。受益于此,部分公司在整体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单季度两位数的增长。与之相对的是,一些缺少指数产品布局的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排名则开始出现下滑。

天相投顾认为,被动指数型基金通过复制指数成分股的方式进行投资,股票仓位较高,在市场整体上涨时能够充分享受上涨红利。而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则取决于基金经理的选股和择时能力,如果股票持仓比例不够高或者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热点的切换,那么其收益可能会落后于被动指数型基金。

指数投资差异化发展空间大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的引领支持、市场机制的优化、产品创新的提速与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加入,使得指数投资近年来快速发展,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一项重要工具。

鹏华基金副总裁、首席市场官刘嵚表示,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ETF正成为连接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的关键纽带。特别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ETF正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实体经济输送资本活水,还为投资者提供参与国家战略的便捷渠道。

指数投资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与近年来投资者的需求匹配度也逐渐提升。天弘基金认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断深化,以及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参照成熟资本市场产品发展形态经验,指数化投资将凭借其透明、低成本、分散风险等优势,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主流的产品类别之一。

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同质化仍是指数投资领域难以回避的问题。虽然新基金发行火热,仍然还有部分迷你ETF因规模不足而宣告清盘。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0余只ETF及联接基金宣布清盘。为此,基金公司普遍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和创新运作模式,以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行业类ETF可通过细化、拆分行业主题实现一定的区分度,但对于宽基而言,要做到非同质化的创新并不容易。”过蓓蓓表示,一方面,可考虑在指数编制中采用增强型策略,如汇添富的沪深300动态策略指数,以行业轮动的方式月度调整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权重,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提供差异化服务也是关键,基金公司可根据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在投资目标、风险预期、收益结构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资产管理工具化时代已到来。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许之彦表示,随着ETF创新模式的不断推进,机构投资者参与度的提升将推动ETF规模加速增长,到2035年ETF规模有望达到8万亿元至10万亿元。

据经济参考报、上海证券报

数读

公募基金

“7大”进阶

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在改革中前进,在开放中成长,紧随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并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规模创新高

9月,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2.07万亿元,创造历史。同时,截至11月底,公募基金产品数量为12292只,较去年底的11528只增加764只,创历史新高。

费率改革推发展

目前,费率改革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措施先后落地,第三阶段销售费率改革也在积极推进中。

ETF刷新多项纪录

2024年以来,资金持续借道ETF入场,ETF新成立数量、资金净流入额等都创下历史新高。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年内新发行150只ETF,推动ETF产品总数突破1000只,达1032只;截至当日交易结束,ETF总规模达3.73万亿元。同时,年内ETF净流入额突破万亿元。

REITs常态化发行

2024年以来,截至12月24日,今年以来已顺利发行REITs产品28只,募资总规模约624.67亿元,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创历年新高。

个人养老金基金扩容

2024年,我国居民养老事业迎来里程碑事件:个人养老金制度于12月15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个人养老金基金于12月12日首次纳入指数产品。

发行持续回暖

2024年,公募基金发行在经历“低谷”之后,呈现持续回暖趋势,年内新发基金份额突破万亿份。被动指数型基金的发行份额显著提升,是今年基金发行的一大亮点。

分红金额提升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年内共有140家公募旗下逾3000只产品进行了超6600次分红,累计分红总额超过22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募分红在机构数量、产品数量、分红次数和分红金额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据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