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科技大学等多所民办新型高校相继筹建

曹德旺花200亿元凑热闹?

版次:006    2025年03月21日

曹德旺

2024年3月,曹德旺与王树国(左)握手。

图源:福耀科技大学官网

近年来,多所民办新型研究型大学相继成立或筹划建设。

3月1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设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的通知,通知要求福建省教育厅按照《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的函》,落实好各项工作。

在福耀科技大学获批的同时,杭州也在筹建另一所新型的研究型大学“钱塘大学”。此前,民办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于2018年2月14日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和过去传统民办高校相比,这些新的民办新型大学在办学情怀、目标、培养的对象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创办者对改变提升中国高端人才的培养抱有极高的情怀,不以盈利为目的。王树国近日公开表示:“我来福耀当校长,一分钱工资都没有,纯粹义务打工。我和曹董事长的目的是我们要创办引领未来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价值所在。”

效法卡耐基

曹德旺第一次产生办一所大学的念头还是2009年,他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偷偷跑去旁听教育论坛,那是他第一次听到一些新奇的、在国内不常见的教育理念。

那年随着大学扩招,开始出现大学毕业生没办法融入社会的情况。同样的问题也曾在日本发生过,论坛上有位日本学者介绍说日本某些地方会开设专门连接毕业生和社会的专科学校,学期一年,专门训练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比如动手能力、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写求职信等等。

这给了曹德旺很大触动,“为什么我们从出生前开始胎教、出生后选择最好的小学、中学,到头来变成了只会考试、不会干活的人?”

后来他在采访中反思过,这某种程度上是教育的问题,是学校没有教会学生起码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不敢走向社会。

他产生了一个朴素的想法:办一所大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毕业即就业”。

但当时,民办普通高校在国内并不常见,这个想法也是一闪而过。直到2014年,才开始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那一年,福耀的美国工厂选址在了俄亥俄州的代顿市,曹德旺因此结识了代顿大学的校长丹尼尔。后者数次邀请他参观美国高校,也了解到不少美国名校都是企业家创办,比如卡耐基梅隆和斯坦福等。

在这些创办大学的美国企业家中,曹德旺尤其推崇卡耐基。

1900年,这个美国钢铁大王退休后,捐出了100万美元(约等于现在的3.5亿美元)创建了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前身卡耐基技术学校,旨在为“工业阶层提供实用教育”。

曹德旺曾表示:“我效法卡耐基,年轻有为时拼命工作,不怕得罪人,不畏权势,创业成功后赚到钱再还给社会。”

2018年的一次德国之行,更坚定了曹德旺想要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想法。那次考察,他发现德国很多为奔驰、宝马提供零部件的都是百余人的小厂,“我很好奇,这么小的工厂,谁在后面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

为了搞清楚这件事,曹德旺开始系统研究德国的教育体系,实地走访后他发现德国大学对实践很看重,“德国高校评教授有一个条件,在企业当过三年高管就可以到大学当教授,不只看文凭。”

这让他不由联想到自己企业的招聘状况:“我们去大学招生,招回来之后要用2~3年时间培养,培养过程中还要跑掉三分之二。”

回国之后曹德旺彻底想明白一件事:办学的真正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

退休办大学

2020年,曹德旺人生中第一次休了假。

已经75岁的他开始思考是不是到了退休的年纪,那时他满脑子都是办大学的事。在没有自己创办大学前,曹德旺已经给不少高校进行过捐赠,厦门大学商学院和图书馆都是他捐款修建的。建完之后,他觉得“大学多了一所房子,但实际问题没有解决”。盘了盘捐出去的钱,发现已经超过了70亿元,这足够建一所大学了。

他的这个想法受到很多人的支持,包括受他捐赠的高校,于是他决定全身心投入办学。

“那段时间我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跟福耀管理层开会准备退休;第二是召开河仁基金会理事会,我自己出任第一理事长;第三就是跟福建省委打报告建一所大学。”曹德旺说。

他形容自己是“开心地退下来,去建大学”。

曹德旺带队跑遍了美国、英国、德国的大学,去看他们怎么规划设计。最终福耀科技大学选址在了福州闽侯县旗山山麓,他形容这里“自古重视教育,文脉昌盛”,规划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包括34栋大楼。

河仁基金会一口气准备了100亿元,他曾解释过制定这个预算的原因:“学校不能盖得很寒酸,要气派庄严,同时也要浪漫舒适、宜教宜居。”他将办公室也搬进了福耀科技大学的工程现场,亲自把关施工建设,严控花出去的每一分钱。

从2022年5月开工到2024年1月竣工验收,曹德旺估算整个学校的建造成本约为40亿元,远低于预计的60亿元。

在回顾建学校的历程中,曹德旺讲过一个感受——赚钱难,花钱更难。他说:“我创业时为了两块钱起早贪黑,整天在工地上跑。到了晚年准备把钱花掉,还给社会,发现花钱也挺难。到处说好话求人家帮忙,每天也要一大早就跑到工地上。”

在他最初的预计中,100亿元建大学并不是全部。他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如果需要,他愿意再拿100亿元出来。2022年他曾谈到对于办学资金的态度:“曹家还有200多亿元的股票,我的几个孩子们都很好,对钱也不看重,我给他们留钱没用。100亿元只是启动和拓展阶段,我还会再凑100亿元出来成立个奖教助学基金。”

对标斯坦福

2025年的福耀集团年会上,曹德旺说了两个关键点,一是福耀科技大学在2025年要开始正式招生,二是将对标斯坦福。

这不是曹德旺第一次对标斯坦福,2023年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就提到过,他心目中的标杆是斯坦福大学。

在办学之初,曹德旺就对学校管理制度提出过创新看法:“学校实行三级管理,第一级是理事会,我当理事长,负责战略、院长以上的干部任命;第二级是校委会,以校长为中心,负责学术层面的事情;第三级是学院,是整个学校管理的基础。”

在曹德旺的构想里,学术只是学校的一部分,符合社会需求也是办学的重要目的。他曾坦言目前国内制造业人才短缺,新兴企业招不到人,招来的人也没办法直接用。有一些企业就用几倍的薪水挖人,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用工价格上涨,造成恶性循环。在曹德旺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学校多培养实践型人才供应给企业。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曹德旺也提出了新的实践理念:首先是双导师制,一位负责知识科研,另一位则由学校去工厂聘请高级工程师,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曹德旺还希望学生寒暑假能去企业“上班”,完成学业的同时也要拿到工程师资格。

“学生不要被一些财富榜‘欺骗了’,来我这就是吃苦的。”曹德旺说。

但这样设计的优势也很明显,拿到工程师资格后即使就业失败,曹德旺也承诺学校解决,不会让毕业生“出洋相”。同时他还要求用工企业在选择福耀毕业生时不能当作学生应聘,应该当作工程师应聘。“我们的学生签合同的时候薪水一定会比普通毕业生高一倍的。”曹德旺说。

在学制上,福耀科技大学也有新想法,王树国校长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到将实行“本硕博八年制”培养模式,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下车点”,博士毕业也才26岁,仍是年轻人。他说传统的分段式教育会让学生在各个阶段内卷、焦虑,而连贯的模式则创造了更自由的学术空间,更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力和专注力的人才。

学校获批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不少媒体问起曹德旺和王树国对标斯坦福的宏伟计划。“曹老先生定了一个目标,说我们要对标斯坦福,很多人不屑一顾,说100亿元就能办一个斯坦福?但在我看来,没有不可能的事,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天下没有不可能之事。”

纵深

新型民办高校选择“小而精”

和过去传统民办高校相比,这些新的民办新型大学在办学情怀、目标、培养的对象等方面有何不同?

苏州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一涛分析认为,巨额的原始资金投入使新型民办高校摆脱了传统民办高校“以学养学”的起家路径,从创办之日起就具备了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特征,对标世界一流标准建设其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及教学、科研环境。从办学动机看,区别于传统民办高校“投资办学”的动机特征,新型民办高校均为典型的非营利性、公益性高校,创办者没有获得经济回报的诉求,而是将创办高校视为培养人才、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途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些新的大学资金比较充足,他们的定位跨越了很多高校发展的一些阶段,从研究型大学的定位起步,这种做法此前也有先例。这些大学的优势体现在他们对大学内在发展的机理、运行机制有清晰的认知,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独特方式。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过去我们有的高校追求大而全,办了很多专业,特色就不明显。而这些民办新型研究型大学,都是小而精的办学理念,办这些专业就是为了培养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人才。

新型民办高校普遍走“小而精”的发展道路,办学规模较小、学科专业聚焦,能在特定领域形成拳头优势,如西湖大学聚焦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和工学院三大学院建设,致力于在基础前沿科学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上,这些新型民办大学也有诸多创新。比如,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基础上,实行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行导师制,专业学术导师、书院生涯导师和行业导师全方位指导,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落实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据中国企业家、第一财经、中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