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公司总市值超100万亿元
版次:010 2025年03月21日
截至3月18日收盘,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03.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据延续了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增长的趋势,且在过去两个交易日不断突破新高。从行业市值分布变化来看,“硬科技”赛道市值扩张显著,A股市场结构正从“传统周期主导”向“科技+创新双擎驱动”转型。
沪指站上3400点,A股的强势表现点燃了市场热情。
3月14日,沪指报收3419.56点,创年内新高,收涨1.81%,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了2.26%和2.8%。当天,两市成交额累计1.79万亿,A股公司总市值达99.0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就盘面看,大金融、大消费走强,婴童、乳业、白酒等板块涨幅居前,新华保险、信达证券等个股涨停。
哪些因素刺激了A股大涨?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认为,上周,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好,主要原因有:大消费板块表现强劲,两会政策提到“大力提振消费”,消费者信心增强;央行降准降息预期;花旗上调中国股市评级至增持,下调美股至中性;南向资金持续流入,3月14日港股科技修复走强。
“周初,受周末公布的CPI偏弱影响,市场情绪较为低迷。随着两会顺利闭幕,外围市场波动,A股交投情绪保持火热。”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万凯航表示。
就板块方面而言,大消费表现抢眼,而科技板块有所退潮。
Wind统计显示,3月10日至14日,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美容护理板块周涨幅达8.18%,排在首位。紧随其后的是食品饮料、煤炭板块,周涨幅分别为6.19%、4.84%。此外,纺织服饰、有色金属、非银服务等板块涨幅也排在前列。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当周出现下跌,其中计算机行业跌幅达1.36%。
万凯航观察认为,上周,市场震荡修复并出现风格切换,消费板块表现更优,原因是科技成长处于相对高位,资金分歧开始加大,资金出现较为明显的高低切换和政策落地博弈特征。
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认为,短期内,A股的主导力量仍是“高切低”的资金流动。
“在活跃资金流动的主导下,3月10日至14日A股出现了明显的‘高切低’。”裘翔说,超额下跌的“高位”方向基本是以TMT、机械、汽车等为代表的主题板块,而涨幅较大的前期“低位”板块除煤炭外主要是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纺织服装、农林牧渔、轻工制造等大消费板块。
裘翔认为,“高切低”过程中,相较以银行、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为代表的红利板块,顺周期品种更能获得资金的青睐。
后市走势
1 机构看好消费板块
大涨之后,A股接下来会怎么走?
多方观点认为,新增政策的落地对股市的影响将有所增加。
国泰君安策略首席分析师方奕表示,两会后市场步入政策效果验证期,近期经济数据有所反复,2月社融信贷结构偏弱、价格通胀仍待改善。
“随着两会闭幕,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政策配合和‘能早则早’的背景下,预计后续政策落地将有所加快,新增政策落地对股市的影响会有所增加。”万凯航说。
对于消费板块的后市表现,机构表示看好。
星石投资认为,考虑到今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发展内需依旧是政策稳经济的重要抓手,预计消费等内需领域的政策催化会逐渐增加。
招商证券认为,消费在2025年有望成为AI+之外的第二主线,原因包括,1~2月出口增速明显下滑,2025年出口预期承压,提振消费的重要性提升,同时2025年政府预算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明显提升,有望提升消费增速。
与此同时,3月下旬将至,业内认为,市场在年报季将回归业绩驱动。
裘翔分析称,随着年报季临近,预计市场对资金接力驱动的纯主题板块热度会降温,当前盈利改善尚未被市场充分认知的核心资产会迎来更好的机会。
此外,科技股仍是机构关注的重点。部分外资机构提到,DeepSeek掀起科技股热潮的背景下,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对中国股票的投资和增长潜力。
“两会之后,中国股票的市场情绪进一步提升。”景顺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首席投资总监马磊说,DeepSeek的亮相,以及两会对科技和人工智能的重视,推动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股票的增长潜力,以及投资者对此是否有足够的投资。
他认为,随着中国聚焦于促进消费,人工智能及科技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对中国股票的重新评级可能会继续,这可能为投资者提供增加中国股票敞口的机会。
2 消费板块这样配置
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
“多措并举稳住股市”被写入《方案》,将带来哪些投资机会呢?
多家券商研报显示,育儿消费、情绪消费是多家机构一致提到和看好的方向。
其中,育儿消费方面,华泰证券指出,加大生育养育保障,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下,可关注母婴个护美妆。
“随着线下流量回归,传统业态有望焕发新活力,消费、育儿补贴等政策或将持续加码。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永辉超市、孩子王、重庆百货、百联股份、中百集团、家家悦等。”华西证券指出。
情绪消费方面,华西证券认为,未来消费者为情绪价值买单意愿增强,高景气新零售赛道有望持续获得超预期表现,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潮宏基、名创优品、泡泡玛特、爱婴室等。
据第一财经、澎湃新闻
市场点击
A股震荡回调
3月20日,A股震荡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51%报3408.95点,深证成指跌0.91%报10879.49点,创业板指跌1%报2200.03点。
【分析】此次下跌有可能是前期大幅上涨后获利回吐。市场可能已消化DeepSeek和刺激计划的利好消息,现在需真正的经济改善和企业利润推动市场趋势。同时,市场即将进入年报、一季报密集披露期,资金观望情绪浓厚,且沪深两市成交额大幅缩减,显示场外增量资金不足,限制了指数上行空间。
看点
政策加码 多路资金集聚科创赛道
点燃创新引擎,多路资金正加快向科技企业集聚。日前,多家业内机构和相关专家介绍,科技型企业正迎来多路资本涌入:除了银行信贷投放计划向该领域大幅度倾斜外,股权投资基金也在加速布局科创赛道。同时,根据最新释放的政策信号,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近期将设立,债券市场将推出“科技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科创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中重要的有生力量,往往拥有前沿创新技术和较高的创新活力。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商业模式新等原因,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作为国内第一家实现连续、稳定成功发射的民营火箭公司,星河动力实现了我国民营运载火箭多个“首次”突破。“航天下游卫星客户涵盖遥感、通信、试验卫星等不同需求,公司的签约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底。因订单回款周期较长,科研投入也需要资金,所以导致(公司)现金流很紧张。”星河动力航天首席战略官宋路表示。
在了解到星河动力的融资需求后,交通银行北京自贸试验区支行迅速研究企业技术实力及项目运作情况,量身定制“交银创投贷”产品,通过“以投定贷、投贷联动”模式为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助力星河动力关键技术突破。
交通银行对星河动力的大力支持是金融业服务科创企业的一个缩影。当前,发展科技金融正成为银行业主攻的“新战场”。
中国工商银行日前举办了工商银行科技创新基金启动仪式,基金总规模800亿元。建设银行创新“技术流”“星光STAR”“投资流”等科技创新评价工具,实现“不看砖头看专利”,率先破解“看不清、看不懂”难题。
多层次市场体系也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科创债试点以来,已累计发行1.2万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股权投资基金入局科创企业获得了更大空间。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提出的“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在创投行业引起广泛关注。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上述举措大幅解开国资背景资金在投资科技创新领域的束缚,使其不仅成为“耐心资本”,更成为“大胆资本”,从而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科技创新”成为热词,多部门针对加大科创金融服务供给力度释放出政策利好信号,这无疑将促进金融更好助推科创企业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今年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表示,当前科创债发行主体以国企为主,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可以类比为股票市场“科创板”的设立,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以支持科创领域的贷款、债券和股权融资。
另外,在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人民银行方面表示,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规模,从目前的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至10000亿元。降低再贷款利率,扩大再贷款支持范围,大幅提高政策的覆盖面。
田轩认为,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领投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引导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出台更多支持耐心资本发展的政策。
“同时,拓展资金来源,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社保基金等投资管理机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银行等长期资金增加对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投资配置。”田轩建议。
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