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价回到7.2以下 人民币步入升值通道?

版次:002    2025年05月16日

13日,中国央行自4月初以来首次将人民币中间价设在7.2以下,报7.1991,较前日调强75点。人民币也对一篮子货币走强,CFETS指数自4月低点明显反弹。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维持强势,美元对日元、欧元、英镑等货币走强,随着关税大战的缓和,“做空美元资产”的交易已暂告一段落。美元指数、人民币对美元呈现出同步走强的格局。

渣打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认为,短期美元对人民币有望下行,人民币中间价不排除进一步调降至7.15~7.18,但未来人民币汇率仍将取决于中国经济状况和贸易谈判进展。

中间价罕见下破7.2

4月初,人民币中间价上调至7.2以上,但近期美元意外走弱,缓解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从近期的人民币中间价看,央行对中间价的调降幅度已从前两个月的接近1000点下降到200点。

而随着贸易摩擦的缓和,5月13日,中间价久违下破7.2,较前日调强75点。刘洁认为,事实上,隔夜美元走强,13日人民币的表现应该比实际水平更弱一些。在她看来,人民币相对强势,短期中方可能释放善意,不排除中间价可能进一步来到7.18左右的水平,但更可能维持汇率相对稳定。若在7月前中美两国贸易谈判进展较大,人民币可能保持强势,否则仍可能转弱。

高盛方面则表示,考虑到关税削减幅度超预期,人民币中间价有望向7.15靠拢,但预计仍将在7.15至7.20区间内震荡。

外汇专家刘杨表示,人民币短线升值的幅度取决于市场力量对比,主要看出口企业囤汇盘跟不跟(结汇)。既然贸易谈判进程超出预期,关税压力暂缓,出口订单无忧,就没有继续囤汇的理由,暂时先观察7.10~7.15的区间。

弱美元交易暂缓

多数机构认为,中期人民币的走势仍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和未来的贸易谈判进展。当前,机构认为中国2025年GDP和出口预测有上行的可能,但仍存在不确定性。

“短期而言,离岸对冲基金不会做空人民币汇率,甚至会避免交易美元与人民币这一货币对冲,因为不确定性较高。如果做多美元对人民币,那么可能会面临人民币短期较强导致的风险;如果做空美元对人民币,可能会损失利差,因为不排除中国央行仍会利用7月的窗口期进一步降息。”刘洁称,在这一窗口期,包括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中国央行都可能先于美联储降息。

随着贸易摩擦缓和,美元资产也受到提振。机构认为,短期来看,弱美元交易暂时告一段落。

美国三大股指隔夜大幅高开,北京时间5月13日凌晨收盘均超过4月2日的水平,重新站上了100天和200天均线,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跳升5.4%。大型科技股同样集体大涨,但苹果、英伟达、谷歌等仍未收复过去一个月的跌幅。美股在经历修复行情后能否回归牛市,还需关注“特朗普2.0”的另外两项重要议程——减税和放松监管。

随着美股的反弹,美元指数也突破101,此前则一度跌至97区间。在此背景下,日元等亚洲货币对美元的升值潮已经缓和。截至13日,日元对美元从前期的140附近回到了147左右的水平。

据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