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贷保”齐上阵

六部门打出金融促消费组合拳

版次:002    2025年06月27日

上海天山电影院,位于一楼的咖啡馆推出“凭票根享优惠”活动。新华社发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等六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

其中,《意见》提出多项涉及居民企业“钱袋子”相关的重磅举措: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

——资本市场——

健全投融资相协调

《意见》提出: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今年以来,国家多次出手,稳定资本市场预期。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6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要求,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包括多措并举稳住股市。

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态: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表示,如果资本市场投资和融资不协调,往往会出现融资端泛滥成灾,而投资端干旱沙化的矛盾现象,最终会导致资本循环链条断裂,拖累实体经济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以财产性收入为重要支点撬动消费,并将稳股市作为提升财产性收入的抓手,有利于促进居民增收,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意见》围绕资本市场提出的相关政策,将对A股市场带来多方面影响。

第一,通过降低消费产业链融资成本,直接利好整个A股消费行业的业绩提升。第二,通过消费REITs发行、消费信贷证券化和股权融资绿色通道等措施,消费产业链融资获得较大扩容机会,助推A股优质消费企业加速发展。汽车换新、绿色家电、文旅体育、医疗养老等商品消费、服务消费,以及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领域均得到政策重点支持,A股优质企业预计将全面受益。第四,将推动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加大入市规模,提升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市场地位,提高A股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理财市场——

推动规范多元发展

《意见》提出: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业务,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指的是那些专门设计用来满足普通家庭在不同生活阶段财务规划需要的产品。这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基金、养老基金、健康保险以及各种形式的投资理财产品。

“设计相关产品的目标是帮助家庭实现资产增值,同时控制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支出需求。”余丰慧说。

“此政策将直接推动理财市场向更加规范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余丰慧认为,通过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并规范投资理财业务,可以预见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对此,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认为,金融机构将加速开发低波动理财、ETF、REITs等工具,填补市场空白,满足居民对稳健收益和资产配置的需求。同时,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业务的举措将清理不合规的高息产品,短期或对部分依赖“高息”吸引客户的机构形成冲击,长期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提升市场透明度。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将直接增加可投资资金规模,推动理财市场规模扩张,尤其是稳健型产品需求将显著增长。郭涛认为,政策倒逼金融机构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和产品差异化设计,市场竞争加剧将促使行业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形成“产品创新—投资者收益—市场扩容”的良性循环。

——信贷市场——

强化优化信贷结构

《意见》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对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以及5家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发放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可按照贷款本金的100%申请再贷款。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中国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按照贷款本金的100%申请再贷款,力度相对更大。这一举措充分表明货币政策发力支持消费重点领域,展现了提振消费的决心。

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以100%本金支持比例,显著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年利率1.5%的优惠利率将直接增厚银行息差收益。按当前贷款基准利率测算,21家全国性银行及5家重点城商行可获超额利差空间。

郭涛认为,政策强制导向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要求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批发零售、文旅教育、养老产业等领域的贷款占比将快速提升,这将倒逼银行建立行业专业化风控体系。

“再贷款工具的1年期限及两次展期机会,要求银行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避免流动性错配风险。”郭涛认为,就长期看,政策将加速银行零售转型,推动其从传统对公业务向消费金融、普惠养老等新兴领域拓展,但中小银行需警惕资本充足率压力及资产质量管控挑战。

相关

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7月将下达第三批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表示,将在7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设备更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第一批约1730亿元资金已安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中,第二批资金正在同步开展项目审核筛选。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3000亿元,前两批共1620亿元资金已按计划分别于1月、4月下达。

同时,将协调有关方面,坚持更加注重持续性和均衡性原则,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

央行连续4个月

开展MLF加量续作

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3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对冲本月到期的1820亿元MLF后,实现净投放1180亿元。截至目前,央行已连续4个月加量续作MLF。

本报综合国际金融报、21经济网、每经新闻、证券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