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警示虚拟币非法集资风险

资金盘套路曝光

版次:004    2025年07月25日

日前,号称“日息2%”的百亿资金盘骗局“鑫慷嘉”崩盘,引起了整个社会对于新型网络诈骗的关注与警惕。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以来,包括广东、云南、湖南等地在内的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密集警示以“虚拟币”为名的非法集资风险、新型网络诈骗风险等。这些网络骗局通常有一个共性的名字,即为“资金盘”。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津梁表示,现在法学界对此有一个名词叫“传销式集资诈骗”,即通过传销手段实施集资诈骗犯罪活动的行为。

打着虚拟币幌子 行非法集资之实

深圳、广州日前先后发布相关风险提示。其中,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7月7日发文称,监测发现,一些不法机构以“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为噱头,利用社会公众对稳定币等了解不足的特点,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诱导社会公众参与交易炒作,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公众财产安全。

7月16日,广州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发布相关提示称,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7月10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也提示警惕新型网络诈骗的风险,其表示,在虚拟货币类骗局中,此类骗局打着去中心化旗号,虚构技术背景和应用场景,发行无实际价值的代币来“质押生息”,还延伸推出“挖矿工具”,雇佣“币圈大V”站台,利用投资者的“暴富”心理和对区块链技术的不了解进行欺诈。

骗局花样翻新

令人防不胜防

近年来,投资理财类、消费返利类、虚构项目类、虚假网络贷款类、虚假征信类、刷单返利类、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网络短剧虚假投资类等网络骗局花样翻新、渗透广泛、隐蔽性强,常常让人防不胜防。

在投资理财类骗局中,此类骗局冒充正规机构,设立资金盘、套牌金融APP、虚假外汇平台,虚构股票、基金、外汇等投资产品,以“保本高息”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以“专家内幕”虚假消息诱导投资,以“投资返利”虚假平台转移资金,资金隐蔽性极强。鑫慷嘉对外标榜为“迪拜黄金交易所(DGCX)中国分站”,宣称与中石油签订了“战略协议”,诱导投资者充值,创建“TT”APP(聊天软件)和“DGCX”APP,通过“TT”APP给跟单信号,投资者在收到跟单信号后在“DGCX”APP上交易。同时,通过设立多级分销体系,以等级制度和物质奖励激励会员发展下线,引导用户充值USDT(泰达币),50%被团队长瓜分,剩余50%用于伪造虚假盈利,提现时再扣10%“激活费”。目前“DGCX”APP已无法提现,宣称缴纳本金10%的税费可以提取每日收益,可能导致二次“收割”。

在虚构项目类骗局中,主要通过伪造政府背书,邀请名人站台,购买媒体广告提升可信度,营造一种国家认可的假象,并虚构项目,散布涉诈APP。比如,EDA项目对外宣称由香港EDA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推出,以推广“跨境电商和物流公司”的流量热度为名义,通过线上注册会员、推广业务,线下推介返利等方式发展会员获利,并鼓励会员发展下线,提升团队等级,是典型的“庞氏骗局”,纯资金盘操作。

传销式集资诈骗

拉人头实现裂变

黄津梁表示,绝大多数资金盘都是通过公开宣传的方式,使用诈骗手段,骗取社会公众资金。为了快速裂变,资金盘会设置“动态收益”市场推广机制,此机制往往符合“交入门费”“拉人头”“组成层级团队计酬”的传销构成要件。

黄津梁进一步解释称,就交易特征看,不管资金盘的套路模式如何变化,都离不开“投资—返利”的特征。

就收益特征看,资金盘通常分为“静态收益”和“动态收益”。所谓“静态收益”,是指投资人仅投资,不拉人头,获取相对固定的收益;所谓“动态收益”,是指投资人通过“拉人头”的方式,获取高额提成,发展的人员和资金越多,收益越多。

就回报率看,资金盘的回报率和可信度呈负相关的关系。可信度低,只能通过更高的回报率吸引投资人“以身试险”,例如日化1%甚至2%。

资金盘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操盘手”,其核心目的是骗取钱财、牟取非法利益;二是“聪明人”,即专业玩盘的人,目的是赚快钱;三是“老实人”,即因为上当受骗而参与“资金盘”的人,往往也是损失最惨重的人。

“一旦发现高回报的理财产品和投资公司,普通投资者线上可以使用AI工具咨询是否具有非法集资风险,回报率是否超出市场规律;线下可以向派出所、金融部门工作人员咨询。”黄津梁说。

据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