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修复恐龙化石 带孩子观展再实地打卡

重庆博物馆暑假“玩”出新花样

版次:008    2025年07月25日

7月15日起至8月31日,我市部分博物馆延长每日开放时间至下午6点,以满足家长有更多时间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面对暑期研学大市场,重庆各家博物馆推出了哪些产品?连日来,记者进行了探访。

重庆自然博物馆今年暑假新推出的“亲手修恐龙化石”研学活动,刚一上架就供不应求。为啥花大力气让孩子们在专业修复师的带领下学习化石修复?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高碧春说:“我们希望通过活动促进年轻一代了解古生物学知识,让抗战时期科学家们‘在烽火中坚守真理’的精神薪火相传。”

7月15日开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带头延长开放时间,将闭馆时间从开放日的每天下午5点延长至下午6点。时间延长了,如何丰富孩子们的博物馆体验呢?

带着孩子们看完博物馆再去实地走一走,成了这个暑假三峡博物馆的新招。24小时玩转山城三重奏——穿越历史、征服魔幻、玩转水陆空正式启幕。

博物馆定制的旅游线路有啥不同?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公众教育与服务部主任邱晓玲说,这三条一日游路线,就像三把钥匙,带领博物馆观众们体验不一样的重庆。其中,“红色历史”解锁英雄城市的峥嵘记忆,“特种兵暴走”则挑战山城肌理的时空错位,而“水陆空”用多元视角重新定义重庆的打开方式。

这只是三峡博物馆推出的特色研学活动中的一项。在这个暑假,该馆还推出了“少年读巴渝大型互动体验式文博研学营”。

博物馆亲自下场研究独具城市特色的研学活动,背后是社会对博物馆研学的更高希冀。

重庆市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程武彦说,规范博物馆研学旅游是必要的,这主要是基于博物馆的三个属性:一是政治属性,博物馆要向观众传播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二是教育属性,博物馆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三是公益属性,博物馆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据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