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理财又现提前止盈 落袋为安还是待价而沽

版次:012    2025年07月25日

近日,一则美元理财产品提前止盈的消息再度引发市场关注。“美元理财现在还值得投入吗?”记者注意到,不少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出类似的疑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美元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呈逐月下降趋势,但整体仍维持在4%左右。与此同时,理财机构新发美元理财产品热度不减。

受访专家指出,提前止盈并非鼓励投资者做多美元理财的信号,而是启动了减少波动、避免风险的“泄压阀”。建议投资者充分考虑汇率风险,合理决策美元理财投资。

达到止盈条件提前终止

日前,招银理财发布的一则公告称,一款名为“招银理财招睿美元海外QDII尊享目标盈6号固收类理财”的美元理财产品,因达到止盈条件而提前终止。

公告内容显示,该产品原预计到期日为2026年12月15日,实际结束日期提前近一年半。记者查询产品说明书发现,该产品主要投资于以银行存款、存单及美国国债为主的固收类资产,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止盈目标收益率为4.20%(年化)。

此外,招银理财官网还发布一则公告称,对旗下7款美元目标盈理财产品《产品说明书》中涉及止盈终止时效的合同条款进行优化。相关理财产品原定条款显示:“止盈观察期内,如本理财计划连续两个估值日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均不低于止盈目标收益率,则本理财计划在前述第2个估值日后的第5个工作日提前终止。”调整后,止盈时效由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

截至7月16日,1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为4.08%,同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仅为1.3542%,利差约为272基点。此外,据普益标准数据,2025年上半年,尽管美元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呈逐月下降的趋势,今年同期收益水平全面低于去年,但从收益表现来看,6月末存续美元理财产品的近1月、近3月、近6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9647%、3.9641%、4.1237%,整体仍维持在4%左右。

与此同时,美元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仍在上行。据普益标准统计,2015年1月至4月发行数量总体稳步增长,5月虽短暂回落,但6月迅速反弹至161只,创下上半年新高。进入7月后,市场热度未减,截至7月15日,全市场新发美元理财产品已达68只。与去年同期相比,2024年6月全市场新发美元理财产品仅122款,而2025年6月同比增加39只,增幅达31.97%,反映出理财机构对“降息前高息窗口”的快速响应。

须充分考虑汇率风险

目前处于募集期的美元理财产品仍有23只,分别来自杭银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等13家银行理财机构。从产品类型和期限来看,大多为封闭式净值型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期限以中短期为主,风险等级也多为中低风险。

相对较高的产品收益率、提前止盈的产品表现,让许多投资者在社交媒体发问,现在还能“上车”美元理财吗?

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石烁指出,国内银行美元理财产品仍有高收益表现是因为美国的基础利率仍然较高,问题在于国内美元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很难长期持续。

“2025年6月,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保持在4.25%至4.50%之间。这是1月以来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受此影响,国内固定收益类的美元理财产品可以将业绩比较基准做到4%,甚至5%。”石烁分析指出,“但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高位运行正面临特朗普政府的巨大压力。考虑到现任美联储主席将于2026年5月任期结束,特朗普大概率会通过任命新主席,催促美联储加快降低基准利率。这势必冲击国内美元理财产品的短期收益能力,引发业绩回调风险。”

石烁认为,提前止盈既有助于投资者将收益“落袋为安”,也有助于银行在美联储利率降息前重新设计风险参数。因此,这并不是鼓励投资者做多美元理财的信号,而是启动了减少波动、避免风险的“泄压阀”。此外,投资者在斟酌美元理财产品投资时不能只看高利率,还要充分考虑汇率风险。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下跌10.8%,创下近52年以来最差表现。综合来看,当前美元汇率的下跌幅度远超美元理财产品的利率。

如何挑选美元理财产品

汇华理财方面建议,保守型投资者重点关注R1级主投美元存款类理财产品;稳健型投资者可考虑关注美债类产品,在可控波动范围内争取超额收益;进取型投资者可关注海外权益类理财产品,长期可能有更高的收益机会,但需承受较大的市场波动。

普益标准研究员何雨芮提醒,投资者要警惕市场噪音,理性决策,避免盲目追逐高收益或跟风选择产品。同时要关注政策变化,美国关税政策、中美利差变动等宏观因素可能影响美元资产定价,进而影响美元理财收益。若有留学、跨境支付等美元用汇需求,可适当配置美元资产;若无实际需求,则需谨慎评估汇率波动对整体资产的冲击。同时,关注产品风险等级,固收类产品适合稳健型投资者,而权益类产品则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在产品选择上,可以关注止盈机制,如‘目标盈’系列设置明确止盈点的产品,以此锁定收益,规避市场波动。底层资产方面,可关注美国国债、高评级金融债等低波动资产,避免过度暴露于信用风险较高的企业债或衍生品。”何雨芮说。

在期限策略上,何雨芮认为,考虑到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或可选择短期产品,规避未来降息对产品产生的影响。同时,可采用分批配置的方式,避免在汇率高点集中购汇。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认为,短期配置策略方面,可以通过美元存单、短期美债等锁定高息收益,同时利用期权对冲汇率风险。建议减少对美元资产的过度依赖,增持黄金和人民币资产进行对冲。

本报综合经济参考报、国际金融报、中国经营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