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牛”还能走多远 机构乐观 散户谨慎

版次:011    2025年08月22日

“前段时间,雅江水电站概念股暴涨,在座各位赚到钱了吗?”日前,在一场投教活动上,主讲嘉宾向台下听众提出这个问题时,台下一片静谧,竟无一人举手。

“牛市里赚不到钱,甚至亏钱。”疤痕效应正笼罩在散户头顶。这段时间,上证指数站上3700点且为突破3800点而蓄力时,“慢牛”行情已成为机构共识,各家券商均认为,这波行情起码还要再延续个一两年。

然而,散户的期待值却明显低了很多,在社交平台上,“这轮牛市什么时候结束”成为当下讨论的焦点,有人认为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有人认为4000点也可能是牛市的终点。

始于质疑终于兴奋

“这段时间,很多投资者非常焦虑,由于过去几年熊市糟糕的记忆,市场涨一点就跑,跑了之后发现市场继续走强,又要追回来,然后再跑,反复操作。”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说,要想走出这种焦虑,一个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知道市场的顶部在哪里。

然而,很难有人能够精准预测牛市的顶部。一场牛市,往往在人们的质疑声中开始,在兴奋中结束。历史数据就成为了预测本轮牛市的一个重要的参考项。

张夏以万得全A指数作为统计,将1999年至2024年划分为5个时间段,提出了五年周期论——年份“逢4逢9”都是指数的底部区域,比如1999点、2004年、2009年、2014年、2019年以及2024年,万得全A指数均在底部区间。底部之后,指数在两年半至3年的时间里会创下一个高点。

“当我们有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和框架后可以推测,2027年之前应该指数都不会太差,仍是上行趋势。”张夏说。

对于未来的看好代表当下很多机构的观点,“我们看好的是A股的长期机会,这波‘慢牛’行情持续时间至少要到2027年。”一位机构人士说。

同时,一部分此前作出保守判断的券商正在调高预期。如东兴证券,在年度策略里,提出了今年是结构性慢牛行情的判断,高点在3800点附近,在中期策略里对行情判断做出重大修改,提出3400点是行情新起点,A股将会步入一轮中长期慢牛,市场走到目前阶段远未结束。

“就短期看,市场有望剑指4000点整数关口,进而强化中期慢牛的叙事,同时有望进一步激活场外资金对A股的配置热情。就更长的维度看,我们相信中国股票市场会创出新的高度。”东兴证券称。

不过,部分散户却不这么认为。近段时间,在社交平台上,“这轮牛市什么时候结束”是当下讨论的焦点,有人认为4000点是牛市的开始,也有人认为,4000点是牛市的结束。

“这行情我看着不太对啊,涨得太凶猛了,不断创新高,再这样下去,牛市很快就结束了。”一位投资者称。

也有投资者说,自己的股票还没回本,回本了就跑。“这个点已经不知道怎么买票了,板块轮动太快了,个股价格已经很高了,一不小心就被套。”

“一想起2021年3700点开始下跌,会不会再重来一次,我就犹豫要不要清仓。”一位投资者写道。

行情基于新逻辑链

市场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张夏认为,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原因是,过去几轮大牛市,通常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上市公司盈利加速改善,唯一一个例外是2015年,进入牛市二阶段完全是杠杆资金趋势的自我强化或者正反馈。

“过去所期待的这种经济改善和盈利改善目前还没有发生,所以造成很多人对当下的市场没有很大的信心。”他说。

所以,这就回到了这轮牛市诞生的催动因素以及为何与过去不同。华西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认为,这一波中长期“慢牛”是由制度改革、资金结构优化和经济动能转换共同驱动的。

张夏认为,本轮牛市进入了第二阶段基于全新的逻辑链,过去,中国经济高增长高波动,企业盈利以后更倾向于扩大再生产,形成巨大的资本开支而非分红。所以股民想要赚钱只能低买高卖。如今,中国经济进入低增长低波动时代,企业盈利以后,考虑到市场需求没有明显改善,所以更倾向于不再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红利分配,于是中国股市具备了长期持有的价值,所以这轮行情是上市公司内在价值驱动的。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开通过复盘美股(2000年至今)、印度股市(2002年至今)、日股(2014年至今)的趋势性或阶段性长牛后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这三个市场的长牛均为温和上涨,而非高增长、低通胀的基本面“理想组合”,共性特征在于居民股票资产持有周期长、交易换手低,同时企业通过稳定分红+注销式回购向市场注入的资金长期高于IPO、定增与并购重组的融资加和,使市场由“净融资”转为“净回馈”。

王开认为,经济增速是股市长牛的重要基本面因素,尤其对于新兴市场而言。然而,对于成熟市场而言,即使经济增速不高,通过企业盈利改善、宽松货币政策、公司治理改革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利好,也能够支撑股市的长期上涨。所以,股市长牛的驱动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归结于经济增速。

当然,支撑牛市能够持续的还有一股力量,这就是存款搬家。李立峰认为,当前居民存款搬家仍处于早期阶段,一旦资本市场活力激发,则会产生居民存款搬家现象,从而促进“居民配置资金入市与股市慢涨”的正反馈效应。

申万宏源分析师韦春泽认为,居民存款搬家正在萌芽,但尚未全面加速。2021年以来,房地产收益率转负,居民资金迁出,但由于缺乏中高风险和收益资产,只能向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迁移,包括存款定期化、回报稍高于存款的类固收资产,这些资产的收益率也有中长期回落压力,居民急需一类资产替代过去房地产的位置,权益市场有望成为居民资产配置迁移的下一站。

东兴证券研报认为,居民存款搬家的空间仍然巨大,经济未来进入新一轮复苏周期的时间节点可能也不会太远,同时,资本市场制度性红利不断显现,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新质生产力含量不断提升,市场有望出现业绩与指数共振的中长期趋势。

焦点

上涨节奏不会快于2015年

多家机构认为,本轮行情与2015年单纯依赖杠杆资金推动的行情截然不同,是“系统性慢牛”的开端。

浙商证券研报分析指出,目前A股处于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中。就宏观层面看,风险偏好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A股走出“系统性牛市”;中国崛起和中国优势,形成“慢”牛格局。2024年“924”行情确立市场长周期底部,2025年4月启动的上涨标志着A股史上首次“系统性慢牛”开启。

“当前市场已逐步开启一轮‘慢牛’行情,其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上涨节奏不会像2015年那样迅猛,更利于投资者把握机会。”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表示。

这种“慢牛”特征在资金结构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李立峰在研报中指出,本周A股两融余额时隔十年再度突破2万亿元,处于近十年中位数上方位置,反映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回升。实际上,本轮行情增量资金来源众多,有保险、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也有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等机构资金。在资产配置荒下,牛市思维或正促进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资产倾斜,当前股市赚钱效应较佳,居民增量配置资金入市动能犹在,后市股市微观流动性环境仍偏宽松。

“增量资金的长期配置需求为‘慢牛’提供稳定性。当前资金结构具备支撑慢牛的基础:一是政策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二是全球流动性拐点吸引外资回流。”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

数据显示,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同比增长70.5%,环比增长19.27%;而外资7月净流入27亿美元,较6月增长125%,形成“内资增量+外资回流”的双重支撑。

东吴策略陈刚团队认为,2015年市场在短期内由于散户和杠杆资金的涌入出现了快速上涨,但也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而当前政策层面对资本市场的呵护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措施,有望为本轮“慢牛”行情奠定坚实的基础。

田利辉表示,本轮行情兼具政策驱动、资金结构优化与产业趋势共振,具备“慢牛”雏形。但需以“动态视角”观察——政策托底与资金入场是起点,经济内生修复与盈利兑现才是终点。投资者应聚焦低估值蓝筹与硬科技龙头,规避交易拥挤赛道,才可穿越周期波动,共享结构性机遇。

提醒

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炒股

8月以来,A股市场持续走高,市场情绪高涨。在此背景下,陕西、云南的省农商行近期发布公告,重申禁止信用卡资金用于投资理财。

“多家银行集中发布‘禁用’公告,主要基于双重动因。”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表示,首先,是对监管规定的严格执行,信用卡资金限于消费用途是明确的监管红线,旨在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禁止性领域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其次,银行自身的风险防控需求是直接驱动因素,尤其在当前的环境下,银行更需主动强化资金流向监控,提前拦截信用卡套现炒股等行为,以规避因客户投资亏损导致的信用风险上升和潜在资产质量压力。此举也意在向持卡人传递合规信号,引导理性使用信贷工具。

“就投资者角度看,此举措再次提醒其应使用自有资金谨慎投资,避免高杠杆操作。信用卡资金炒股不仅违反银行协议,存在被银行风控系统拦截的风险,还可能因市场波动而导致个人财务状况恶化,甚至引发征信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说。

重庆商报综合第一财经、时代财经、中国商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