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共振金价逼近3700美元/盎司
版次:012 2025年09月12日
9月9日,现货黄金持续拉升。伦敦金现货上涨0.35%,报3648.7美元/盎司,最高触及3659.38美元/盎司,续创历史新高。期货方面,截至记者发稿,COMEX黄金期货上涨0.17%,报3683.5美元/盎司,盘中一度最高逼近3700美元/盎司,亦创下新高。与国际金价联动,国内金饰品价格同步走高,周大福、老凤祥、周生生、六福珠宝等主流品牌足金饰品报价均突破1070元/克。
黄金投资的核心价值在于长期资产配置,而非短期投机获利。投资者需清晰认知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避免盲目追高或恐慌抛售,淡定应对波动,从容面对市场变局。
A 多路资金涌入黄金板块
黄金价格大涨,带动衍生品价格一路上扬,黄金股票也势不可挡。9月9日,黄金资源板块全线大涨,晓程科技、恒邦科技、西部黄金、赤峰黄金涨停,其中晓程科技涨幅达到20%。黄金板块大涨8.13%,全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66亿元,位居所有行业板块第一。
年初至今,黄金板块上涨72%,板块内招商黄金和西部黄金的涨幅最大,分别为177.8%和171.4%,即使涨幅最小的四川黄金,也上涨了40%。
今年以来20只黄金ETF的平均净值增长率约为46%。其中,14只跟踪国内现货黄金价格的黄金ETF近一年收益率均值为34.3%;6只挂钩黄金股的ETF涨幅更大,平均净值增长率为72%,其中涨幅最大的一只黄金股ETF上涨78.5%。且随着资金涌入,黄金ETF规模大增。截至目前,20只黄金ETF规模总计1605亿元,今年以来增加879亿元,已经实现翻番。
黄金大涨,也引来各路资金关注,国内资管机构开始重视黄金在资产配置组合中的作用。将黄金纳入配置范围的资管产品在快速扩容。以FOF产品(主要投资于基金的基金产品)为例,在当前515只FOF产品中,有234只产品持有黄金ETF,占比近45%,而去年末为192只。其中,有24只产品黄金配置的比例超过5%。
中国人民银行9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7月末的7396万盎司增加6万盎司,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在高金价环境下,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达1249吨,同比增长3%。其中,黄金ETF投资仍是推高黄金总需求的关键驱动力,二季度流入量达170吨,与2024年二季度的少量流出形成对比。二季度金条与金币投资总量亦同比增长11%至307吨。其中,中国投资者领跑全球,金条与金币需求同比激增44%至115吨。
B 两主要因素驱动持续上涨
“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驱动:一是宏观数据疲软,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二是避险情绪发酵。”金瑞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吴梓杰说。
吴梓杰认为,本轮金价上涨最直接、最强劲的“催化剂”,源于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的显著降温,尤其是就业市场的疲态。刚刚公布的8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显示,新增就业岗位仅为2.2万个,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7.5万个,同时显著低于经过修正后的7月份数据。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失业率已攀升至4.3%,达到了自2021年以来的最高点。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失速”,经济下行压力陡增。疲软的就业数据几乎为美联储在9月的议息会议上采取降息行动铺平了道路。市场基本定价了9月降息25bp的预期,并开始进一步交易降息50bp以及年内连续降息三次等更加激进的预期。“降息预期使得美元和美债实际收益率进一步下行,利多黄金。”他说。
此外,吴梓杰表示,近期除了货币政策预期外,日益加剧的各类风险和不确定性也让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黄金进一步受到追捧。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多个层面:一是担忧经济前景。就业数据的大幅滑坡,让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滞胀甚至衰退的担忧情绪显著升温。二是美国国内政策风险。当前,美国国内的政策环境也充满变数,特朗普政府此前推行的关税政策被法院裁定为违法,后续的贸易政策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C 年内或上探3900美元/盎司
展望后市,吴梓杰认为,当前美国就业降温、通胀抬头与宽松预期并存,多重因素共同利多黄金,年内金价存在上探3800~3900美元/盎司的潜力。就长远看,黄金作为最终信用资产的战略价值正被重估,其价格上涨空间不可限量。
对于未来黄金价格走势,多家机构同样“唱多”。
高盛最新调查报告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看多黄金与看空黄金的投资者比例接近8:1。这是黄金首次在该项调查中成为“最受欢迎的多头交易”,其热度被描述为“史无前例的”,甚至超越了发达市场的股票。高盛分析称,无论是预期降息的乐观派,还是担忧美联储独立性的悲观派,都将黄金视为理想的配置。摩根士丹利、高盛、美国银行等华尔街巨头纷纷上调金价目标,其中高盛和美国银行均预测,到2026年,金价将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的高位。
美银分析师预计,到2026年上半年国际金价将触及4000美元/盎司。摩根大通预测,到2025年第四季度,金价平均将达到3675美元/盎司,并预计在2026年第二季度有望触及4000美元/盎司。
华尔街集体看多,不仅是对黄金自身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当前全球宏观经济风险,特别是对美国国债未来前景的一种深刻忧虑。黄金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提醒
“抄底”还是“接盘”? 勿将“保险”当“彩票”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金价高位运行,多家银行对黄金投资业务进行调整。近日宁波银行公告称,根据《黄金积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行自9月4日起,将积存金起购金额由800元调整为900元,按重量起购克数维持1克不变,不足900元的交易申请将无法提交。事实上,2025年开年以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先后上调积存金起购门槛,经过一轮或多轮调整,当前积存金起购金额普遍在750~900元区间,部分银行已升至1000元。明明分析,银行上调起购金额,既是为了在金价高位把控业务风险,也是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自身经营效益。
伴随着金价的持续狂飙,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提出四点具体建议:一是理性看待黄金,不盲目“赌行情”。短期内难以精准预测金价顶部或底部,建议采用分批、定投的方式参与黄金投资;二是做好风险控制。黄金虽然是避险工具,本身却存在较大波动,不应全仓押注,可以将黄金配置比例控制在总资产的合理区间,作为资产组合的避险工具使用;三是选择适配的投资产品。除实物黄金外,国内投资者还可以选择黄金ETF、纸黄金等灵活便捷的产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资金流动性做选择;四是关注市场消息,灵活调整策略。比如美联储议息、美欧重要经济数据公布、地缘热点事件,都是左右金价的重要信号,投资者需要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避免情绪化交易。
明明建议,投资者需先明确自身风险偏好,控制投资组合风险暴露,同时加强宏观金融知识学习,密切跟踪黄金市场边际变化。
专家普遍认为,黄金投资的核心价值在于长期资产配置,而非短期投机获利。投资者需清晰认知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避免盲目追高或恐慌抛售,淡定应对波动,从容面对市场变局。
金瑞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吴梓杰说,黄金在多数人的资产配置中应扮演“保险”而非“彩票”的角色,投资者只有将其作为分散风险、守护资产价值的基石,才能在本轮历史性的行情中行稳致远。
全球央行黄金储备 29年来首次超美债
相关
8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6万盎司,这是我国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近年来,美债在全球外汇储备组合中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状态,而各国央行的黄金持有量却大幅攀升。近期,黄金已超越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而它在除美联储以外央行储备中的占比,正式反超美国国债。
9月3日,资管机构Crescat Capital合伙人兼宏观策略师塔维·科斯塔将此现象定义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认为它预示着全球储备管理正发生深层次、长期性的结构变化。“黄金正在成为各国央行的关键战略储备资产。”他写道,“我们目前见证的情景,很可能是全球储备构成重大调整的初期阶段。”
世界黄金协会(WGC)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此趋势: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央行已连续14个季度净购入黄金。购金量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增长态势。过去3年,每年央行购金量均超过1000吨,几乎是此前10年年均水平的两倍。其中,各国央行在2022年购买1082吨黄金,2023年购买1037吨,2024年则购买了创纪录的1180吨。
该趋势预计仍将继续。世界黄金协会今年6月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12个月内将继续增持黄金。此比例创下自2019年首次开展该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较2024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7个百分点。
央行集体“囤金”,主要是为了降低储备资产风险,将黄金视为一种“不受任何主权限制的终极硬通货”并持续增持,以对冲极端风险。
重庆商报综合证券时报、每经新闻、北京商报、21经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