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3900点 沪指创10年新高

版次:001    2025年10月10日

10月9日,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迎来大幅上涨,盘中突破3900点,并持续创下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报3933.97点,上涨1.32%,盘中最高触及3936.58点。这是沪指自2015年8月以来首次突破3900点,对A股意义非凡。

其余两大股指也飘红收涨,深成指报13725.56点,涨1.47%;创业板指报3261.82点,涨0.73%。深成指、创业板指早盘曾一度分别涨超2.5%、2.0%。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6718亿元,较上日放量4746亿元。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上涨。

业内人士预计,沪指下一步将向着突破4000点进发。

可控核聚变板块多股涨停

10月9日,可控核聚变板块集体爆发。截至收盘,常辅股份30cm涨停,西部超导、哈焊华通、中洲特材20cm涨停,久盛电气、天力复合等涨幅居前。

据央视报道,10月1日,安徽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获关键突破,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交付落位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民生证券电新行业邓永康团队研报指出,近年中国可控核聚变开启商业化之路,民企及民间资本陆续入局。能量奇点、星能玄光、星环聚能等公司已宣布完成两轮融资,虽融资额有限,但红杉资本、昆仑资本等明星机构均有参与,显示资本对聚变能源赛道的关注。

国金证券表示,核聚变技术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全球投资持续加码,2024年行业累计融资金额超71亿美元。行业有望在“十五五”期间迎来资本开支加速周期,相关零部件赛道的订单有望持续释放,潜在投资机遇值得关注。

芯片股集体冲高回落

根据Wind数据,昨日涨幅居前的板块为贵金属、基本金属、发电设备、电脑硬件、稀土等。

国庆假期期间,国际金价一路攀升并再度突破历史新高,反映在节后首个交易日中,则是金属板块应声大涨,成为市场中亮眼的主线。贵金属板块中,四川黄金开盘即涨停,山东黄金开盘涨超9%后获涨停板,中金黄金、招金黄金、赤峰黄金跟涨;基本金属板块中,有12只个股涨停,其中哈焊华通、中洲特材等接近20cm涨停。

热点全面开花,但行情走得非常纠结,尤其是芯片股的大幅波动。早盘半导体芯片板块突飞猛进,中芯国际一度上涨超9%,华虹公司早盘“20CM”涨停;兆易创新、澜起科技、中微公司等也大涨。午后却全面跳水,中芯国际收盘翻绿,华虹公司炸板,涨幅缩小至12.04%,张江高科跌停。昨日有消息称,有券商自10月9日起,将中芯国际、佰维存储两融折算率均调为零。理由是根据交易所规定,个股静态市盈率如果超过300倍,或者为负数的情况下,融资融券折算率会被调为零。

风电板块午后走强

昨日午后,风电股持续走强,龙头股金风科技盘中一度涨停。截至收盘,运达股份涨超9%,金风科技、吉鑫科技涨超8%。

国际能源署10月7日发布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之前5年增量的两倍。2025至2030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加4600吉瓦,大致相当于中国、欧盟和日本当前装机容量总和。

报告显示,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主要由太阳能光伏产业带动,得益于低成本和审批流程提速,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预计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的约80%;预计风能发电在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中占比位居第二,随着供应瓶颈缓解和项目推进,风电将大幅增长,特别是在中国、欧洲和印度。

影视院线板块集体下跌

10月9日,影视院线板块遭遇重挫,多家影视公司股价大跌,截至收盘,横店影视、中国电影跌停,华策影视跌超13%、光线传媒、万达电影等跌幅居前。

影视股集体跳水,或与刚刚结束的2025年国庆档票房表现紧密相连。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为18.35亿元,不及2023年国庆档的27.34亿元和2024年国庆档的21.04亿元。

假期票房的下滑并非唯一值得关注的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今年国庆档平均票价降至36.6元,创下近7年同期最低水平。但票价下调并未换来人次回升,今年国庆档的观影人次仅录得5007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档的5209万人次减少约202万人次。

对此,经济学家盘和林认为,今年国庆档遇冷是消费场景多元化分流和影片供给质量下降的共同结果,“电影的娱乐模式被演唱会、漫展、车展等更丰富的社交活动取代,且国庆档缺乏年初《哪吒》那样的强势IP。”他提到,同期旅游数据向好,印证消费场景偏好对电影业的分流效应。

后市

机构看好 “红十月”

机构普遍认为,节后A股有望在“政策+流动性”驱动下继续上行但或有震荡。科技成长风格长期占优成共识,不过可能出现“高低切换”,且市场机会正扩散。

国庆长假期间,资源(贵金属、基本金属等)和AI领域受关注,AI向消费级扩散或带动端侧硬件与应用爆发。资金面支撑节后上涨,节前避险资金流出后将回流,10月流动性也趋于宽松。

多家机构看好10月份行情。比如,申万宏源称“红十月”可期,看好四季度及跨年行情,认为科技产业催化仍多于顺周期;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认为牛市确立,10月延续升势,科技是主线。

配置上,汇添富基金的沈若雨建议“聚焦主线(AI算力、半导体自主可控)+均衡配置”;长城基金的储雯玉看好四季度科技成长,同时关注化工、煤炭等“反内卷”板块及稳消费;华安基金的栾超则建议平衡“攻守道”,布局科技创新、自主可控等方向。

沪指将冲击

4000点?

10月9日收盘,沪指年内涨幅已经达到17.37%。回顾沪指今年以来的表现,一季度缓慢爬升,4月7日遭遇重创后,二季度整体不断修复,6月下旬再度开启爬坡上升,往后则震荡走高,8月末开始出现回调趋势,9月整体在高位震荡。

8月,沪指已经连续“收复”多个关键点位。先是突破去年“924”行情的最高点3674.40点,而后突破2021年2月的高点3731.69点。8月22日,沪指突破3800点,收盘报3825.76点。如今再突破3900点,4000点是否指日可待?

某券商分公司财富管理部总监告诉记者,从今年A股的走势表现来看,沪指完全具备冲击4000点的潜力,但具体的时间节点没有办法预测。

上游财经-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