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一只蛙8000元,一条蛇几十万元 年轻人爱上养异宠 2023年10月27日   004版  

异宠正逐渐成为更多人“奇妙的朋友”。所谓异宠,即少见的、奇特的宠物,比如蜥蜴、蛇、蜘蛛、蜜袋鼯、狐狸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另类宠物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也打破了猫、狗、观赏鸟、观赏鱼类等宠物市场传统格局。数据显示:近年来异宠消费市场快速增长。2022年,国内宠物市场饲养规模达到2.2亿只,其中鸟类、爬虫类的异宠占比近25%。

养宠物是个人权益,养异宠也一样,但人们对一些异宠的驯养时间太过短暂,这意味着它可能潜藏着种种风险。购买哪些异宠可能会触碰法律红线?异宠运输和放生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看记者的调查。

年轻人入坑异宠圈

晓晓对异宠的兴趣,是从小时候看纪录片《动物世界》开始的。之后,他总往花鸟市场跑,隔着玻璃看乌龟、小鱼、蛇类等,后来开始饲养,已有5年的饲养经验。这些年,他先后饲养过数百只宠物,有30多个品种,包括蛇、守宫、蜘蛛等,累计投入了10余万元。

1998年出生的成都姑娘葡萄(化名),在2021年夏天买了一条粉色的玉米蛇。这之前,她从不知道还有这种颜色的蛇。起因是葡萄在抖音上刷到了一位博主养蛇的视频,那是一条体形较大的蛇,看起来很酷。深入了解后,葡萄得知还有体形较小、性格温顺的玉米蛇,出于猎奇,她便花400多元买了一条来饲养。

晓晓觉得,养异宠的最大乐趣是看到它在自己的照顾下,从卵中孵化出来,从绿豆大小的幼体慢慢长大,“体验造物主的神奇”。

越来越包容的社会环境对年轻人饲养异宠也更友好。晓晓加入过爬宠论坛和QQ群,有同学会在群里分享爬宠的照片。在小红书上,关于异宠的帖子超过7万篇。葡萄在小红书发布过两篇关于玉米蛇的帖子,前后有几百位女生加她微信,问她在哪里可以买到蛇,其中很多是大学生。

北京东四环一家宠物体验店的店主告诉记者,现在宠物市场的主力军是“90后”“00后”,他们的性格普遍更加独立,想法也更加多元化,饲养各类异宠在一定程度更能满足年轻人追新求异、引领潮流的心态。

“现在异宠圈比较火的是蛇、守宫(蜥蜴的一种)、蜘蛛、昆虫这些爬宠种类。”该宠物店店主表示。他介绍,上述这些物种受到年轻人欢迎,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养殖难度和成本不高,适合目前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又给了年轻人一种新的精神寄托。

有报告显示,爬宠类市场中近6成消费人群是男性,超40%的人群集中在30岁-39岁,而18岁-24岁年轻群体增长迅速,多生活在二三线城市。

在晓晓看来,异宠里面的爬宠特别的地方,是不像猫狗黏人。“比如,蛇属于夜行动物,晚间不需要日照,守宫也是老少皆宜,一周只需要喂食两三次,有水的话15天不喂都没事。蜘蛛吃一顿能挺好几天,不需要天天喂,只需要注意好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晓晓说。

相比之下,猫、狗需要主人陪伴、按时喂食、定期铲屎或者带出去遛弯,并且存在异味、掉毛等问题,若生病的话更是需要不菲的治疗费用与悉心照顾。相比之下,养爬宠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精力和成本。

宠物店店主告诉记者,异宠里的爬宠的一个优点在于自身新陈代谢慢,生病概率很低,即便是到老也没那么容易生病。

另外,不少异宠也不需要占用太大的面积。以跳蛛为例,它只需要一个10×10×10厘米的立方小盒子,后期造景也不需要特别大的空间。一般的小蛇,长到二三十厘米,平时也是待在角落的一个小盒子里。

将养异宠做成生意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入圈,小众的宠物市场开始受到人们重视。有些年轻人在入坑异宠圈之后,也开始尝试做异宠的生意。

2019年,在异宠行业摸爬滚打10多年的广州姑娘丸子(化名),从线下转型到线上,创立了“小丸子爬宠”品牌,直播带货爬宠及周边用品。店铺中,卖得最好的是角蛙,它是当下流行的异宠品类之一。“直播间曾卖出一只最高价8000元,品相好的价格没有上限。”2022年,丸子的品牌实现营收数百万元。

晓晓养了守宫之后,开始做守宫繁育。他的饲养规模不大,就在自己家里。晓晓告诉记者,莉莉白睫角每只的价格在千元,豹纹守宫稍微便宜点,蛇的话都在万元以上。

晓晓介绍,几年前“莉莉白基因”刚出来的时候,十几万元一条都很正常,现在也就上千元。

据了解,这些爬宠基本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两年因为进货渠道受阻,都是国内自产自销,加上买的人多了,一直供不应求。晓晓表示,这一行里做得好的人,一年能收入上千万元。

宠物店店主透露,异宠的价格跨度巨大,低到可以几十元、几百元一只,也可以贵到上不封顶,“一条蛇卖几十万元的情况都有。”

对爬友(饲养爬宠的朋友)来说,繁育爬宠“上瘾”的地方在于,可以看到它们在不同阶段的成长变化,等它们成年后,又可以体验繁育的乐趣。在生物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作用下,没有人可以预测不同基因的爬宠交配,会繁殖出什么颜色、什么基因的爬宠,“这就像开盲盒一样,如果他们培育出的爬宠稀缺,也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当然,繁育它们也需要不断投入。一是时间成本,晓晓每天光折腾它们就要两三个小时。另一个是资金成本。每年都需要买新品种进行繁殖,爬宠养不好也会有损耗。

“而且,并不是今年投入了成本,明年就能看到收益。有的品种需要一两年,甚至三年才可以到繁殖期。”一位养殖爬宠的爬友说。

这期间,爬友不仅要承受资金压力,还面临爬宠可能死亡的风险。“只要挺过前三年,一般就可以获得翻倍的回报”。

报告显示,当前爬宠市场已出现三大趋势:首先是专宠专用。电商平台中出现了守宫果泥、角蛙泥、龟甲油等独具特色的商品,说明消费者对于爬宠饲养呈现精细化专业化趋势。其次是专业造景。为了模拟爬宠的原生生活状态,让宠物本身到居住环境都保持高颜值,养爬人会主动学习专业造景,打造荒漠、雨林等整体风格。最后是设备的智能升级。

存在法律与生态风险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宠物市场如今不再仅仅是犬猫的天下,以蛇、蜥蜴、壁虎为主的爬宠收获了许多人的青睐,兔子、鹦鹉、龟类等动物也逐渐走进私人饲养者的视线。

异宠爱好者一般通过网络联系卖家,卖家通过寄递方式发送。这些异宠,有的被饲养者用于观赏,有的被公开销售,渠道包括各类网购平台、线下异宠咖啡厅、宠物店等。

然而,火爆的异宠市场给生物安全带来挑战。一些人出于猎奇、跟风饲养异宠,却不了解其特性,一旦无法达到心理预期,比如“不亲人”“味大”“难养”等,就会弃养。遭弃养的异宠,有的可能给他人带来危险,有的因为是外来物种,还可能威胁本土生态平衡。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人类驯化异宠的过程中,大众接受度、产业链条、法律法规需要同步建设,这必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无论是饲养哪种宠物,都不能在一时冲动之下作出决定。异宠因独特吸引人,但从习性上来说未必适合作为宠物饲养,买卖方面也有处于“灰色地带”的部分,因此更需要喜爱者慎重考虑,这一市场也需要更多规范。

对政府职能部门而言,要加强源头管理,强化入境货物、运输工具、寄递物、旅客行李、跨境电商等外来物种入侵渠道的口岸检疫监管、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对入侵物种的全方位防御体系。同时,及时更新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明确告知公众哪些异宠能养,哪些不能养。

“凝聚多方合力,才能有效应对生物安全的新挑战。”一位业内人士说。

据法治周末、极目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