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新中式”成为首个火出圈的流行趋势。从小众圈层发展至今,“新中式”的受众日益广泛,赛道中的“玩家”也越来越多。一开年就有杨幂、张钧甯、杨紫、张雨绮等明星凭借新中式穿搭上了热搜。往年时装周和街拍明星都卷高定和大牌新款,今年改卷“新中式”了。值得注意的是,这波“新中式”穿搭的消费主体是年轻人,18岁至34岁占比近七成。
“新中式”主打“自由”
什么是“新中式”?
跟汉服有固定的穿法和朝代不同,“新中式”没有严格的定义和明确的标准,只要是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的融合,都可以算“新中式”。“新中式”穿搭主打一个“自由”,怎么好看怎么改,怎么方便怎么穿。
如传统中式服装的灵魂——盘扣,在“新中式”服装中往往加入流苏设计,雅致的同时增加了飘逸感。
再如传统的中式服装面料多为真丝、棉麻等天然材质,质感好,但不易打理,价格高。“新中式”使用醋酸等再生纤维面料进行替代,保证质感的同时,也降低日常穿着的门槛。
在裁剪上,“新中式”多采用宽松版型,提升穿着的舒适性。即便是旗袍这样以修身为主的单品,在“新中式”中也被改成宽松廓形和无肩线设计,增加对身材的包容性,同时让旗袍减少“隆重感”,变得更日常。
除了服装本身,“新中式”的“无原则”,也让其变得更好搭配,从而衍生出很多新的风格。
如被杨幂带火的“新中式老钱风”,主打一个毫不掩饰内心的欲望。
同样,她在生日宴上穿的真丝宋锦流苏盘扣外套,流光溢彩,内搭白色基本款T恤,恰到好处地抵消了一部分“隆重感”,富贵中带着一股子松弛。而下身,翠绿色缎面提花半裙又把调子抬高,跟祖母绿翡翠饰品相呼应,妥妥的“人间富贵花”。这一套“国风+玉石”的搭配,也被网友评为“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富贵”。
跟杨幂雍容霸气的“新中式老钱风”相对,董洁的“空山新竹风”讲究雅致低调,穿搭特点是“上绷下散”,即上半身挺阔有型,下半身松散随意。
比如董洁小红书开播预告穿黑色立领中式上衣搭配同色风琴百褶裙,小立领有种独属于东方女性的内敛和书卷气,而下身的风琴百褶裙和芭蕾舞鞋又多了一分浪漫叛逆。
在面料上,“空山新竹风”不像“中式老钱风”那样强调华丽,而是多用棉麻、桑蚕丝等材质,突出自然、恬淡的松弛感。而其中的“叛逆”或者说“时尚感”,多体现于配饰,如夸张耳饰、方头皮鞋等。
介于“新中式老钱风”和“空山新竹风”之间的是“摩登新中式”,更加适合通勤和日常穿着。
如倪妮去年生日晒出的一组街拍,上身蓝色提花流苏盘扣斜门襟上衣,下身灰色缎面半裙,搭配渔夫帽、The Row单肩包、白色厚底鞋,舒服又高级。最为点睛的是倪妮脖子上那条近年大火的珍珠项链,10mm真多麻色超大珍珠,东方复古感和时髦感都狠狠拿捏。
市场规模已达10亿级
“新中式”穿搭大火,也吸引了不少头部品牌加入,其中不乏奢侈品。
但俗话说,没有标准才是最难的。在秀场上,不少国际大牌在“中国风”上翻了车。
如2022年7月,迪奥2022年的早秋系列中一条标价2.9万元的黑色中长半身裙疑似“抄袭”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引发诸多网友,尤其是中国传统服饰爱好者不满。
对此,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新中式”穿搭能火出圈主要靠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和中国文化的崛起,背后是其具备社交属性。
“新中式”虽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但也更考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设计本身。把中式元素随便堆砌在一起,即便是大牌也难让消费者买单。
不只国外大牌,“新中式穿搭翻车”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在国内社交平台。在小红书,“新中式回归现实”总能引发热议,同一套衣服,在不同商家处买的,穿上效果完全不同。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新中式’服饰的质感全在版型和面料。很多商家设计和版型都是抄的,面料也跟原版对不上,效果自然打折扣。”
但贵就等于好吗?未必。
PLUSMALL日常售价359元的旗袍,面料一般,评论区不少网友反映“容易起毛”“穿一次就开线”。
W.Amber日常售价690元的旗袍在盘扣、流苏等细节处理不够精细,在商品晒单笔记中同样有买家表示“暗扣上的线头都断了,因为这个细节,感觉不值这个价。”
除了小众品牌,目前西遇、欧时力、伊芙丽、太平鸟、地素、UR等知名女装品牌都纷纷在“新中式”赛道发力。如MO&Co.推出包括外套、裙装、上衣等多个“新中式”品类,截至发稿,其天猫旗舰店“新中式”相关商品为53件,总销量近万件。
对此,张毅表示,服装领域的“新中式”风格属于一个新品类,虽然有很多企业加入,但是大部分还是一些灵活转变的中小厂,因此容易出现品质参差不齐、缺乏设计能力、盲目溢价等问题。
但“新中式”的市场规模已达10亿级,并且增长迅速,还是有机会出现头部品牌的。品牌一方面要有良好的品质,另一方面要注重品牌建设、口碑维护以及服务维护。在设计上,要及时判断和跟进消费者行为,关注消费者兴趣方向的变化。
纵深
推动传统产业迈向新赛道
“新中式”虽是好赛道,但要想在其中立足并不容易。在许多消费者心中,相比前几年流行的“国潮”,“新中式”的流行则更加具象,这一类服装应该更贴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就服装而言,“新中式”之“新”,主要体现为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审美在款式、面料等众多方面的杂糅,使之呈现出一种既典雅又符合现代潮流的形态。不同于严格讲究形制的汉服,“新中式”服装在整体设计上更创新大胆,这也顺应了时尚圈那句话——“万物皆可新中式”。以马面裙为例,山东曹县是我国汉服生产销售基地之一,一年的汉服销售额超70亿元。今年,在曹县以马面裙为主的龙年拜年服销售额已经超过了3亿元。应当说,马面裙的热销并不是偶然现象,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结果。与其说年轻人将马面裙穿在了身上,不如说他们将传统文化放在了心上。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新中式”服装“火出圈”,也为传统纺织行业注入了新活力。在从面料到成衣的产业链各个环节,为了满足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扩大产能成为了相关企业的当务之急。而在需求的推动下,还有一些企业积极“布局”。比如,原本生产窗帘布的提花机开始转产马面裙订单,这一转变不仅拓宽了企业的业务范围,也为传统家纺面料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就要顺势而为。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不妨继续加大在“新中式”服装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创新设计,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要通过引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时尚度和实用性,满足年轻人不断变化的需求。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可加大对纺织行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此外,我们还应当加强与国际时尚界的交流合作,以提升新中式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链接
“新中式”卖爆了
今年春节,“新中式”风格也是“龙年战袍”最热门的选择。宋锦马甲、香云纱外套、刺绣马面裙……“新中式”登上热搜。
在社交网络上,“新中式穿搭”成为热议话题。在小红书平台,#“新中式”词条有37.2亿浏览;具体到“新中式穿搭”,热度最高的一篇笔记有14万点赞。
不只是线上,穿“新中式”出街的普通人也越来越多。出游、逛街甚至上班都能看到穿着盘扣、斜门襟、立领等中式元素的年轻人。
与之相应的是销量提升。天猫数据显示,“新中式”近2个月搜索量同比增长超100%。其中,马面裙成为“新中式”品类下热度最高的单品,不少热销单品的销售额超过了百万元。不过,马面裙销售火爆,却成了马面裙生产企业“幸福的烦恼”。
浙江嘉兴海宁市许村明基布艺厂总经理张明强告诉记者,每天源源不断的订单让他很幸福,但做不完的订单又让他很烦恼,目前还欠客户3万多条马面裙订单。
综合中新网、央视网、中经网等